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城市的光芒 高架旁的“夜明珠” 宛平剧院昨晚“华丽归来” 黄浦江光影秀背后的魔术手
第16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6-24

宛平剧院昨晚“华丽归来”

“折扇”轻启送来雅致“中国风”

新开台的宛平剧院 记者 郭新洋 摄

昨晚,历经5年改扩建,拥有三十余年历史的宛平剧院再度归来焕然一新。一把雅致的“中国折扇”在夜幕中缓缓开启,清风拂过耳畔,隐隐闻得古老的戏曲之声。

距离开台演出还有一个小时,就有戏迷和市民观众排队入场。有的兴致勃勃地在旋转楼梯旁自拍,自下而上带入“折扇”场景;有的拿着戏单轻声讨论,相约之后还有哪些场次不可错过……剧场里随处都能听见新开台的宛平带给戏迷观众的惊喜——“这剧场造得真漂亮。”“停车也方便,从宛平路口子进来就好。”“位子很舒服,视野也好。”

昨晚的开幕演出以“恰是百年风华”为主题,整个演出汇聚来自京剧、昆剧、越剧、淮剧等各剧种的名家名角和新秀。评弹名家高博文、盛小云合作的《枫桥夜泊》,杨剧王子李政成带来的《武家坡》,梨园戏名家曾静萍倾情演绎的《董氏与李生》,越剧名家钱惠丽、王志萍携手的越剧《双飞翼》,还有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史济华带着年轻演员们同唱的《祥林嫂》等都让人回味无穷。而压轴的戏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在熟悉的旋律中融入戏曲意味,朗朗上口的同时又让人回味无穷。

高科技的舞台赋予传统戏曲表演崭新的观演体验,传闻中能自由拆分组合升降的舞台、近10根透明LED屏柱让整个舞台充满玄幻感。中生代昆曲名角黎安、沈昳丽一袭粉色的戏服,映衬着水墨一般的多媒体布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青山碧水中、亭台楼阁间,一曲悠悠水磨腔让人心醉。有戏迷说:“这样的《紫钗记》还是头一次体验,很是别致。”

宛平剧院的开台意味着上海又多了一个戏曲专业剧场,既然是专业戏曲剧场,就需要为老年戏迷们多考虑些。看到年纪大的老伯或是阿婆,工作人员都会主动搀上一把,送上旋转楼梯前会提醒他们注意脚下台阶,或是推荐使用旁边的电梯。剧场最末一排座位后留出了足有60厘米的通道,以保证轮椅通过。在末排座位后的墙边,还在适当的高度做了一排弧形扶手,既能让年老的戏迷把着扶手找座位,也能让站立在后排的观剧者得以倚靠。剧场入口处,服务员的工作位摆放着毛毯,剧场外入口处亦可凭票取毯,以免穿得少的观众在有空调的剧场中着凉。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