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三地民警联手  寻获出走女子 女性及高学历人员涉毒现象凸显 这个小区有位“邻家姆妈” 大学生涉毒犯法  老父亲泣血陈情
第11版:社会新闻 2021-06-24

大学生涉毒犯法 老父亲泣血陈情

检察官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精神世界提醒孩子谨慎交友

“尊敬的检察官,痛定思痛,痛不能言,小孙(化名)已经受到了不自爱的严惩,恳请您法里容情,法外开恩,给他一个鼓起勇气、创造新前程的机会!”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施翀收到了一封字字泣血的信,来自一位曾来沪求学的大学生的父亲。

原来,这位家庭环境、成长背景都相当不错的青年,这位曾让父母引以为傲、多才多艺、前途无量的孩子,这位正值青春年华、充满希望的大学生小孙,没能抵挡住毒品的诱惑,不仅自己吸食毒品,更容留了未成年人吸毒,触犯了刑法。

最终,小孙因为涉毒被学校开除,又被判刑,从一名大学生沦为罪犯,这对于他的父母来说是晴天霹雳,对于他而言,是青春岁月的耻辱。

以下就是这封信的原文:

尊敬的检察官:您好!

深知您工作繁忙,本不该打扰,国法家规各循其道,我们的儿子小孙自当受罚,但为人父母在欲哭无泪之余,仍陈情如下,望您能体察一二,法里容情,给孩子一个知法、守法,清白做人的机会。

小孙从小在爷爷家所在的公路局大院长大,和爷爷奶奶的感情非常深厚,爷爷是高级工程师、老党员。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尽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他诚实上进、多才多艺、学业优异,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他201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的一所大学。

在秉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家庭长大,小孙本质上老实本分、非常善良。爷爷奶奶过生日,他送上自己的手工礼物,年年也会给老人打电话送上祝福。上学期间,他尊敬老师、关心同学,时时把集体、他人的事放在第一位,看人看事有自己独到见解,有魄力有担当,曾到荷兰参加校际文化交流,演奏钢琴,媒体采访他的照片登上了当地报纸。

大二开始,他和几个同学创业,自己画图设计logo,做文化衫、帽、袜等一系列产品,他的导师、系里的辅导员都非常关心他,介绍学位修习可延期两年的政策,和他交流国内外相关知识,给他介绍创业资源,肯定了他的魄力,也期待他创业成功。那一年,他和几个同学合作说唱,获得上海大学生音乐节前10名的成绩,并推出、制作了自己的相关音乐作品。

当年高考志愿选择上海,我们希望他离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万万没想到,这也考验了他的辨识力、自制力,而他却不幸犯了不该犯的错误,触碰了大麻。当我们闻讯时,天都要塌了,恨自己不能时时监管,管教无方,让孩子犯此大错,更不敢让已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知道,怕引起更大的家庭悲剧。小孙为此已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被大学开除了,丧失了修完学位的机会,丧失了他有所成就时为母校争光的机会。

离开上海的大学,他难以抑制悔恨之情,对妈妈立誓要洁身自好,保证不再做违法事情。“开除”的教训就是警钟,警醒他要重新开始好好做人。这个教训带来的痛苦,就当青春成长的昂贵学费,留给漫长的岁月去支付、消解。他也说到做到,再没有触碰大麻。今后的人生路,他还要以一步一个脚印好好往前走,只愿他勤奋努力工作,好好做人。

尊敬的检察官,痛定思痛,痛不能言,小孙已经受到了不自爱的严惩,恳请您法里容情,法外开恩,给他一个鼓起勇气、创造新前程的机会!今天您种下宽恕的种子,明天他必回报您们一颗善良的果实!

一位父亲

检察官说法>>>

毒品是不能承受之重

大学生落入毒品的深渊,令人痛心。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在人生最美好的花季,如果开出罂粟之花,就会过早凋零,如何让青少年远离毒品,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呼吁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若有诱发吸毒的危险举动、嗜好,请三思而后行,不要让孩子对吸毒产生好奇心。同时要多向孩子普及毒品知识,让他们了解毒品,知道毒品的危害。一方面,家长也要学会倾听和接纳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另一方面,提醒他们交友要谨慎,少去人员混杂的娱乐场所,净化自己的朋友圈。

高考刚刚结束,又有一批莘莘学子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他们中很多人,都会迎来人生中第一次与父母的分别,独自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全新的人生征程将要扬帆起航。他们会面对更多的挑战,也必将面对更多的诱惑。

请记得告诉他们:毒品,这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是永远不可开启的潘多拉魔盒。

愿他们,青春之路,风雨无“毒”。

通讯员 汪百顺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