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夜幕下的苏河华政段,仙气缭绕。白色雾森和彩色雾森交替呈现,时而浪涌翻滚,时而七彩变幻,华政图书馆临河墙面化身“画布”……“苏河夜色,雅映长宁”主题灯光秀正在上演。
近3分钟的投影视频中,七一党建主题、长宁虹桥腾飞和苏河华政元素三部分内容吸引路人驻足观看。作为苏州河公共空间建设“民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河长宁段的景观照明建设提升工程已经结束,近日正式向公众亮相。
“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刘云和老伴住在长宁路遵义路附近,吃好晚饭出来散步,第一次到这边来,感觉灯光很好看,眼前一亮。
66岁的王老伯住在旁边的华政宿舍楼已经超过30年,他指着身旁的苏州河对记者说:“以前这条河很臭,噪声大,灰尘多,周围很破旧,环境脏乱差。经过不断改造治理,慢慢地越来越好,现在变化很大,住在这里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打造四个活力空间
据介绍,长宁段苏州河沿岸夜景充分利用现有的滨水护栏、堤岸步道、滨水绿地资源,深入挖掘苏州河人文底蕴,把苏州河及沿岸地区打造成适宜生活休闲的高品质景观照明带。
实施范围包含苏州河6.14公里滨水岸线(江苏北路-剑河路),根据周边业态分为三大主题段:人文荟萃的“人文之光”、灵动多姿的“宜居之光”、产业融合的“生态之光”。其中重点打造华东政法大学(书画烟雨苏河)、虹桥河滨公园(凭栏律动光韵)、天原河滨公园(穿梭幻彩步廊)、风铃绿地(静雅梦幻星光)4个活力空间,串联起长宁苏河的光影特色。
■ “书画烟雨苏河”在华东政法大学节点,以华政的历史风貌建筑为底,投射宁静雅致的光影图片,同时搭配烟雨蒙蒙的雾森效果,营造出烟雨江南的意境。在氤氲暮色中,用光影诉说着苏州河畔的人文底蕴,展现名校学府的文脉传承。
■ “凭栏律动光韵”虹桥河滨公园灵动的波浪栏杆配上五光十色的灯光,犹如蜿蜒起伏的彩虹,富有动感和活力。一侧的草坪护坡特色水波纹灯光营造光影树影互相掩映的效果,宁静优雅。
■ “穿梭幻彩步廊”位于天原河滨公园的苏州河景观步廊,300余米的空中步廊两侧均安装夜间照明灯光,原绿地的特色构筑物、绿化获点缀提升,成为区域照明亮点。尤其是过街天桥经过色彩渲染,通透大气,犹如横穿半空的一道光影隧道,为街道增添光彩。
■ “静雅梦幻星光”风铃绿地广场用投光灯来“染色”,张拉膜用静态图案灯具投影。在绿地廊架区域,萤火虫灯别具一格。星星点点的灯光,时亮时暗,仿佛萤火虫在飘动,给人一种静谧之感。
实用好看更要舒适
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谢艳平介绍,此次苏州河景观照明打造,在呈现艺术光影效果的同时,兼顾市民群众沿河漫步休闲的安全感、体验度。例如,苏州河万航渡路沿线(近中山公园3号门)处的苏河步道原本没有功能照明,加之步道宽度狭窄(约1米),存在不安全因素。此次打造中,通过在防汛墙上安装隐形灯槽增加了功能性照明,提升了墙面垂直照度。
对于安装在苏州河畔栏杆底部的色带灯光,在建设中对灯具的角度作了多次调整,达到不刺眼的效果,同时对灯具位置作隐形处理,白天也不影响整体景观。
“与黄浦江那种比较壮阔的灯光秀感觉不同,长宁段本来就是市民身边的一条苏河带,所以我们在建设的时候,就是设计成光在脚下、光在身上、人也在光中,我们比较注重整个光设计既兼具功能又有光影效果,同时考虑最多的还是人的舒适性。”谢艳平说。
本报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