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征程起点的电影《1921》将于7月1日上映。昨日,这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监制并导演,郑大圣联合执导的电影在点映首日,向全国观众交出了第一份漂亮的答卷: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今天上午8时,《1921》点映首日票房2111万元,点映及预售票房已突破3000万元,大幅度领先于同档期其他影片。
“一百年,正青春”。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影片,它没有用最常规的编年体叙事方式,而是集中在1921年,集中在那个夏天前后,用“横截面”的视角,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国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大代表们不再是课本里熟悉的名字,他们在电影里生动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演绎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和青春扑面而来”,观众这样感叹。“影片无论叙事、表演还是视听语言,都努力贴近年轻观众,传递着当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气息。”专家这样讲。影评人称赞说:《1921》既是艺术的创新,也是历史的还原。“毛泽东在马路上奔跑,镜头里闪回他儿时的记忆。奔跑,既是与过去告别,又是奔向未来,追逐理想。”深受触动的年轻观众小曾这样说。
还有观众对片中《国际歌》的四重变奏印象深刻。“从一开始的不完整,到最后众声齐唱,这首歌是串起整个时代的乐章,我想也是导演对中国共产党诞生过程的一次象征性呈现。”观众罗女士说她感受到电影
中青年的赤诚之心,从中得到前行的力量。
首席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