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苏州路,一种新式的插拔式防汛墙首次亮相申城,插上后可以达到5.2米的防汛墙高度要求,拔掉则可成为亲水平台,让市民与苏州河近距离接触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昨天,随着台风“烟花”离上海越来越近,网络上一个个“图文并茂”讲述“外滩被淹了”的视频让人感到焦虑。
不过,记者调查下来得知,外滩并没有被淹,黄浦江水位远没有达到溢出来的高度。科学护航下,河水并不容易突破防汛墙。
亲水平台画面给人错觉
记者发现,有关视频中的淹没画面,既有浦西外滩段的,也浦东滨江段的。其靠近黄浦江的一侧都有护栏,惊涛拍“栏”中着实给人“淹”的感觉。不过,相应视频所拍部位都是亲水平台。
实际上,无论是浦西外滩这边,还是浦东滨江段的黄浦江防汛墙,远比亲水平台高。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苏州河边,那些亲水平台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比河面高不了多少,就算被淹,也用不着过分担心。
原来,防汛墙不只是有传统的“一墙到顶”形式,也有多级组合形式。多级组合形式防汛墙的各级防汛墙之间,可以根据地势,做成亲水平台、生态空间等,形成“缓坡入水”之势。即使位置低一级的防汛墙被淹,其后面位置高的防汛墙仍会继续为河道安全保驾护航。如此一来,即使浦西外滩与浦东滨江亲水平台被淹,其后面的防汛墙仍可以保河水安澜。
苏州河已全力预降水位
苏州河的水位情况同样备受关注。因为一旦黄浦江水位过高,苏州河的水无法及时排出,也存在内涝的可能。
受降雨影响,昨天白天苏州河河口水闸内最高水位达到了3.82米,高潮位橙色预警信号一度也被更新为高潮位红色预警信号。而据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今天7时更新的数据,受第6号台风“烟花”和天文大潮的影响,预计27日2时45分黄浦江苏州河口高潮位仍会在4.75米左右。
为尽快降低苏州河水位,苏州河河口水闸也一直在全力排水。
昨晚8时许,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的水闸管理区域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严阵以待。“从7月22日起,水闸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做好应对工作,应急发电车已经进驻闸内,保障水闸用电,另外工作人员也连续值守,确保各项准备工作严谨有序。”据上海市堤防泵闸建设运行中心苏闸所所长王新旗介绍,从22日下午1时到25日下午4时半开闸前的这段时间,他们多次利用退潮时机开闸排水,累计开闸排水32.8小时,排水量达到了1063万立方米,尽可能地降低苏州河水位,为可能到来的暴雨腾出库容。
王新旗告诉记者,从24日起,苏州河河口水闸已经抵御超黄浦公园站4.55米警戒水位三次,工作人员正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迎接可能到来的更大考验。“今天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排水和挡潮,要确保在潮水来临之前将水闸闸门及时关闭,另外就是趁黄浦江落潮间隙尽可能地将苏州河内的水向外排出。”
警戒水位一般情况可控
虽然不断排水,但是如果未来水位超过了警戒水位,情况会怎样?是否就意味着防汛墙“扛”不住了呢?也并非如此。
因为警戒水位只是可能出现险情的水位,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险情。比警戒水位更高的还有相应河段历史最高水位,比历史最高水位高的还有保证水位。一般情况下,市区防汛墙的实际高度,比保证水位还要高,洪水要想突破这一高度,并不容易。
如黄浦公园外滩的警戒水位为4.55米;最高水位比警戒水位高一米多,为5.72米;保证水位比最高水位还高,为5.86米。
在超警戒水位而未达到历史最高水位的情况下,如果能加强巡视,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能采取措施降低水位,风险将更加可控。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杨硕
“烟花”逼近这一路
■2021年7月26日
9时50分,“烟花”在浙江省平湖市沿海再次登陆
■2021年7月25日
12时30分,第6号台风“烟花”在浙江省舟山普陀沿海登陆
■2021年7月24日
20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19时,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追风团队在台风“烟花”环流成功释放第一个臭氧探空气球
13时,上海中心气象台更新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为台风黄色预警
8时4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2021年7月23日
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7时,上海发布今年首个台风蓝色预警
整理 郜阳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