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12时到7月26日10时,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接到台风相关诉求工单4263个;其中排名前三分别是规模停电2560个(占比55.38%)、维修添置893个(占比20.95%)、独户停电216个(占比5.07%)。
台风影响下,狂风骤雨考验着城市管理细节和应急响应机制。
“闭环”耗时仅1小时
台风来袭,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城运平台下,如何迅速响应?昨日,记者目睹一张工单从接单、派单到处置解决的整个“闭环”过程——
■ 13时10分许 市民周先生打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浦东新区龙汇路白杨路交叉口有一处工地的周边围挡被风吹落到车行道上,给市民出行带来隐患。
■ 13时20分许 记者了解到,这张工单已由花木街道城运中心派单,并交由城管部门处理。
■ 13时35分许 城管花木街道中队执法队员首先致电当事人了解情况。随后,队员们立即前往现场,确认属实。
■ 13时50分许 城管队员将掉落的围挡全部收集并从现场移除,转移到安全处妥善保管。随后,城管部门电话回复当事人,告知问题已解决,同时答复该工单处理完毕。
16时,记者来到龙汇路白杨路交叉口发现,这里是轨交18号线施工工地。现场雨势较大,伴随强风,让人难以站稳。工地靠近路口处的部分围挡缺失,但周边并无掉落的板材。“接到市民诉求后,我们来到现场处置,把吹落的围挡归拢起来,剩下的部位也让施工方加固。”城管花木街道中队教导员王巍表示,“在迎战台风‘烟花’期间,中队全员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
从市民发现到后期相关部门处置,一张工单的“闭环”,耗时仅1个小时左右。
积极回应市民建议
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也在逐步融入城市管理措施。今天上午恰逢周一早高峰,部分轨交线路停运,导致公交车乘客增多。市民王先生来电反映,他乘坐的公交车乘客激增,十分拥挤,建议台风期间适时增加一些短驳车,方便市民出行。
就此,记者从一些公交公司获悉,根据以往台风天气的预案及过往乘客的需求,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公交车在特殊天气如遇大客流,会适时增加车辆发车班次。
比如受台风“烟花”影响,轨交1号线中山北路站至富锦路站停运,为解决乘客出行需求,95路公交车在早高峰保障32辆营运车辆出车100%,发车间隔3-5分钟。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在重点路段共和新路闻喜路至上海火车站设置观察哨,时刻注意路面客流情况。如遇大客流,车队还将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应急车辆在共和新路闻喜路至上海火车站之间增援。
巴士三公司也对今天早高峰涉及的相关线路作了运能调整,通过加密班次、增加配车来稀释客流,主要涉及轨交3号线、4号线、11号线途经的7条线路(117路、76路、69路、224路、63路、136路、62路)。公交车均按照计划投放运营,并准备35辆备用车,在高峰时间缩短发车时间,及时疏散乘客。此外,灵活调放措施已准备就绪,如空放车辆至客流密集点和掉头等,工作人员将加强现场管理,至客流密集点维持现场秩序。
本报记者 徐驰 陆常青 任天宝 裘颖琼 志愿者 何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