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新书速递 庄子的深度 点一份海鲜文化餐 一栋纸屋,度风雨后时光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1-08-15

点一份海鲜文化餐

◆包丹虹

乐建中是广义文化人,出版过杂文、散文、小说以及学术著作。从我个人功利心而言,曾最贪图他的《宁波方言读本》,除了让人“肚肠骨头笑断”外,还给我的工作带来助益。作为副刊编辑,常常会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方言词所卡,把握不准时,问乐建中是我最直接的选择。

术业有专攻,他不仅能很快回复,且还截图出处。对于个别冷僻的,见我纠结迟疑,他会宽容某种约定俗成的以讹传讹:大家都这么写了,应该也不会算错吧。这种通融性,乐建中在新作《海鲜的文化料理》中也有表达,他认为:文字是用来记录、交流和沟通的,而不是吓唬别人没文化的。古人对文字就有删繁就简的做法。

这本《海鲜的文化料理》是我在逛书展时购买的。别说自己本来就是作者流量池中的人,看那书封面引题还真招徕,尤其对爱吃海鲜又有点墨水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明州的蚶子,该不该送往长安?唐朝人是怎样吃鲳鱼的?这貌似日常烟火气的书,却自带文化标高在其中。

这本带着“宁波味”logo的《海鲜的文化料理》,虽根植于特定地域,却有着广大的海鲜文化基因。中国吃海货历史之悠久可溯源到山顶洞人。挑大家熟悉的说,孔子爱吃鱼,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孟子也爱吃鱼,他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鱼之鲜味自古为世人所公认,所以“鲜”字的偏旁部首为鱼。

在乐建中看来,吃喝玩乐是人类的平庸之福。那比较高级一些呢,自然要学习知识,提升精神层面。美食也讲究品位,比如看了这本书之后,就知道海蜒的“蜒”字为什么这样写,知道从虾孱到龙头鲓的前世今生及其名字的来龙去脉,以后在饭桌上分享也有个谈资。

奇特、知识、趣味、欲望、共情等,都是构成传播的元素,其中契合的点越多,受众就越广。据说《海鲜的文化料理》中的文章,原本是为某刊物写的专栏稿,就因其内容奇特而引起关注,结集出版后还列入浙版年度好书榜。

乌贼为何取这么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名字?蠡是啥?海虾竟可以大到船一般,知道吗?乐建中近视镜后闪烁着狡黠的光,眼角鱼尾纹的笑意自带幽默。文如其人,涉笔成趣,他以作家十八般文艺料理这些海鲜。

他拟人雪里蕻出身的咸菜对淡菜叫法很不屑:你淡菜,却是一贝壳,长在海里,跟泥土一点也不搭界,好意思叫“淡……菜”?你算哪门子菜?你有菜叶瓣吗?接着,淡菜的回答自然很有文化。

乐建中写鸡尾虾:世上本没有鸡尾虾,宁波人叫得多了,也就有了鸡尾虾。鸡尾虾是从“基围虾”的普通话读音转成宁波老话的读音,与“鸡尾”没有一丁点关系。那为什么叫“基围”呢?悬念设置,情节推进,是写小说的基本套路。然后,乐建中转身以学者风范搬出《清史稿》解惑。

他旁征博引各种文献典籍,可以潇洒地坐在张岱《夜航船》里讲子鱼的故事,可以潜入红楼两府在迎来送往的礼品中检点蛏干,至于带海鲜的唐诗宋词更是信手拈来。乐建中在味蕾的历史时空中穿越自如。

活学活用啊,我看完书就想尝试做海蜒蒸蛋。《随园食单 海鲜单》中“其味甚佳”的品鉴,证明袁枚对这种“宁波小鱼”的吃法有着开拓性贡献,但经过乐建中再加工的链接转发,使宁波人在海蜒放冬瓜汤的通常吃法外,有了无限追求的可能性,这也是美食史上的佳话。

另外,海蜇皮子做羹吃,我也闻所未闻。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有记载,还被列入御筵清单。经不住乐建中的文字诱惑,我也很想品尝这皇帝曾经吃过的海蜇皮子羹。

但是,缘此把《海鲜的文化料理》看成美食书,那就浅薄了。海洋世界和人类世界皆有类似动物性,横行的螃蟹,老实弹糊发怒时的情状,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都有暗合。

至于,乐建中说炝蟹之类都是乡恋的密码,真可谓是人类共情的原点。在东京奥运会上,杨倩姑娘夺得首金后,声称想吃妈妈的油焖大虾;汪顺小伙在夺金后也隔空点菜,想吃外婆烧的带鱼。

山长水远,乡恋惹人泪目。那时刻,我心里直想,如果孩子们的旅行箱中能带点虾干和带鱼丝鲓就好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