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人员坐进美国军车
美军遗留在喀布尔的军机
8月30日深夜,最后一批美国军人离开喀布尔国际机场,美国历史上最漫长、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以美军黯然撤离告终。
然而,“动武惯性”并没有从美国政界消失,数十位国会议员近日向拜登政府发难,指责仓促撤军导致大量武器遗留阿富汗,威胁美国及盟友。
极端组织“捡漏”
共和党籍众议员斯科特·富兰克林要求政府的“后阿富汗政策”里应包括“预防性空袭”,阻止这些武器旁落他人。
富兰克林称,20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武装阿富汗政府军就花掉一万亿美元,即便在阿军最后崩溃的8月份,至少有85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拱手送人,包括7.5万辆汽车、200架飞机及60万支各类枪械,还有1.6万副高档夜视仪。共和党籍众议员吉姆·班克斯也附和,“光塔利班缴获的黑鹰直升机,就超过世界上85%的国家”。目前,塔利班即便不像1975年得到大量美制装备的越南那样自称军力“位居世界第四”,但至少在中亚堪称“独大”。
不过,这帮议员倒不怕塔利班“逞武斗狠”,而是担心阿富汗境内的“伊斯兰国”“基地”等极端组织趁乱“捡漏”。况且塔利班基层指挥官饱受军饷不足之苦,“以枪换钱”可谓天经地义。此前,缺吃少穿的阿富汗军警就曾拿武器和塔利班做交易。
塔利班毕竟自己规模有限,过剩的军火显然会另寻出路。“很多武器贮存在位于山区或基地的兵站仓库里,有些实际管理者为了生计,无疑会监守自盗。”俄罗斯媒体称,出售给“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或其他武装集团,“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心理负担,因为活下去需要硬通货”。
富兰克林认为,阿富汗冲突中随意丢弃的武器威胁地区稳定,最典型的莫过于极端组织获取小巧灵敏的肩扛式导弹,对各类民航飞机构成威胁。他表示,美军应抓住阿富汗权力交接的过渡期,果断动用空军炸毁那些武器仓库,以绝后患。但专家认为,此举无异于让美国继续陷在“阿富汗泥潭”里,重新激怒塔利班。况且导弹等现代武器都加装了“地理围栏”技术,它以虚拟的电子栅栏围出特定地理边界,武器如果离开这一区域,就无法发射。
一切都是生意
不过,从当初扩散武器到如今急欲销毁武器,在美国军工企业眼里,这都是利润不菲的“生意”。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美军就用天文数字的武器采购和后勤外包合同维系征战。开战头一年,美国派到前线的每百人中,就有五个是承包商雇员,到撤退前夕,比例变成十比三。
美军武装阿富汗空军时,曾花约3亿美元买来无法维修的意大利二手飞机,结果全变成“飞不了的鸭子”,后来以每磅6美分的废铁价处理掉。美军以给阿军盖机库为由,用43美元一包的高价向韩国买水泥,花73美元给阿军学员买盒签字笔。这中间,有多少经费被供应商、中间商乃至军中不肖之徒“揩油”,只有天知道。
美国迄今为阿富汗战争花掉两万亿美元,主政者不可能不心疼,他们懂不懂里面的猫腻,也不可能不知道。关键是这里面已形成一种“恶劣生态”,即通过各种战乱来产生军事需求,继而让美国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在军火商眼里,丢在阿富汗的军火并不心疼,因为五角大楼已掏钱买了,况且武器流散所产生的暴力冲突和恐怖威胁,对他们来说也未必是坏事,这样势必让美国及其他国家感到威胁,继而进一步发展军备,产生新的市场。就像美国政治敏感中心(CRP)的报告说的,那一件件丢在阿富汗的枪炮,写满了对这场“肮脏战争”的“诅咒”。
“中国布”受欢迎
似乎是一种对比,美军撤离的巴格拉姆基地附近的一家有年头的纺织厂,多年来都出产阿富汗最好的面料,上至总统,下至黎民都爱不释手,当地人都习惯叫“中国布”。原来,该厂是50多年前中国援建的,为改善当地民生起到重要作用。
阿富汗各派都公认中国是唯一没有侵略过自己、而且真诚提供帮助的大国,他们记住中国的特殊方式,那就是千方百计保住中国曾经援建的基础设施,例如帕尔万水库、喀布尔总医院等。在阿富汗交战各方的“潜规则”里,这些“中国设施”都是不许碰的“和平区”,谁要捣毁它,谁就要冒失去民心的风险。本报记者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