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玩具、解压玩具、一次性儿童口罩、护眼灯、校服……开学季又到,家长关心的这些儿童和学生用品,今后上海将进行重点监管。8月30日,市市场监管局、市教委、市妇儿工委办三部门印发《上海市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守护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下称《方案》),力争三年内提升重点产品质量合格率至90%以上。
《方案》明确,动员全市监管力量,集中开展全市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本市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在抽查中,做到本市生产企业监督抽查全覆盖、重点销售领域(企业)监督检查全覆盖、重点产品每年监督抽查全覆盖、重点产品的重点安全性指标全覆盖。
《方案》提出“两大指标”,即重点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升至90%以上,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知晓度指数逐步提高至89以上。同时,坚决打击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不合格和无证生产、销售等违法案件。
通过分析近年来本市儿童和学生用品监督抽查、舆情监测、投诉情况、缺陷召回等相关数据,本市从115种儿童和学生用品中,选择了儿童玩具、儿童餐具、儿童护具、儿童服装、儿童家具、学生文具、学生灯具和学生校服8类、23种产品为重点产品。
在指标方面,将聚焦可能造成机械物理、化学危害的高风险产品质量指标,包括玩具小零件、服装绳带安全、密胺餐具三聚氰胺迁移量等。
《方案》明确,将对重点产品每年开展跟踪抽查,并加大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力度,提高监督检查的靶向性和精准性。针对“网红”玩具、餐具等涉及新材料、新工艺的新产品,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调查和实验室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发布预警信息。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