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
广告 大白兔雪糕“跳”进新加坡 防空警报响起往哪躲? 轨交列车变身人防“移动课堂” 上海将首次在工作日试鸣防空警报 从田头到货架,数字化贯穿产业链
第5版:上海新闻 2021-09-08
清美集团打造三产数字化融合“上海样本”

从田头到货架,数字化贯穿产业链

从一颗种子的育苗,到一瓶豆浆的生产,再到家门口的智慧菜店,当数字化贯穿产业全链条,新农业、新工厂、新零售都将应运而生。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革,加持智慧农业系统,工业互联网系统及智能零售终端,清美集团已成为推进三产数字化融合的“上海样本”,将生鲜食品送至长三角地区15000多家客户和600余家鲜食门店。

数字农业

无人大棚很智慧

在清美张家桥基地的鸡毛菜大棚里,见不到挥汗如雨的农民,只见两辆绿叶菜收割机缓缓前行,将一茬茬鸡毛菜切下、采收。用不了3个小时,10亩鸡毛菜全部采收完成。一盘盘绿叶菜经机械采摘的方式被运送至田头预冷库。

“清美5G数字农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清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清美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立告诉记者,“清美自建了5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搭建数字农业系统,打造无人大棚。”

他说,过去农民种地“凭经验”“靠天气”,如今农田大棚环境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病虫害、气温湿度、土壤PH值等情况都能通过大棚里的传感器自动感知和采集,并通过5G网络将实时检测指标传输至清美大数据平台。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任一温室,即可显示详细信息。“系统一旦检测出温室微环境出现异常情况,会立即发出预警,并通过远程控制、调度温室设备,及时应对。”

数字智造

自动化支撑高效率

去年春节正逢疫情发生,留沪人员激增,鲜食需求爆炸式增长。据清美供应链公司统计,去年清美集团鲜食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近3倍,背后就是数字智造的支撑。

“疫情期间的生产任务是平日的3倍,我们用80%的员工完成了这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记者了解到,清美集团的数字化工厂自动运行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MES系统搭建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产能订单实时显示,系统根据订单实时大数据自动分配生产任务,实现零库存管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损耗。以大豆为例,其处理能力从原先每天100吨提升到260吨。

和传统食品加工厂相比,数字工厂的优势不仅在于效率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制造、管理均实现了高度数字化,并与基地、门店数据共通,助力完成保供任务。

数字门店

大数据让运营省心

家门口的清美鲜家受居民欢迎。从去年开始,一家家线上线下融合菜店出现在申城街头,它定位于居民小区周边500米生活圈。

如何保证生鲜产品的新鲜度?怎样减少损耗?答案是靠大数据。“过去店里缺什么货、要多少量,都靠店长的经验,毛估估。现在这件事可以让数字化来做。”清美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总监闫军华告诉记者,公司平台和门店后端打通后,收集库存、天气、促销、产品有效期等信息,并用AI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圈画出区域用户购物习惯、购物高峰时间段、行为模式、消费喜好等,统计出每家门店在货品种类与数量的不同需求。

清美还在研发智能识别货架,今年底有望在门店使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摄像头能‘看到’货架上缺了什么货,系统自动下单到仓库要求配送。”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