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农业上海廊下试验农场的菜农在抢收蔬菜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今天上午7时,经过一晚的狂风骤雨后,金山区大雨暂歇,地面湿润,树木仍在大风的呼啸中摇摆不定,树叶散落一地。
濒临杭州湾,作为抗击台风的第一线,自9月12日晚起,金山区开始受最高8级阵风和强降雨影响。面对“灿都”的强势来袭,金山区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工作,为居民们筑起一道平安的“防护墙”。
加班加点抢收蔬菜
“大家再加把劲!争取再多收一些蔬菜!”13日下午4时许,叮咚买菜蔬菜基地农场经理卢叶冒着风雨在蔬菜大棚外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棚内,20名工人在绿油油的菜地上抓紧抢收空心菜,一旁堆叠着数十筐满满的新鲜蔬菜。
叮咚买菜蔬菜基地位于金山区廊下镇,占地200亩,基地内共有25个蔬菜棚,种植的空心菜、红米苋、马齿苋等蔬菜向全市供应。由于地势低平,一旦台风来袭,这里便是“重灾区”。早在一周前,台风“灿都”还在形成时,卢叶就嗅到了蔬菜可能会面临的危机。为了防止菜地被淹、设施损坏,卢叶为应对台风“灿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我们提前做好了大棚的加固、设备的检修,加强了堤坝防止外河的水倒灌,堵严了漏水处。如果水位上升,会用排涝泵向外抽水。”
“灿都”逼近,蔬菜基地与台风赛跑,开启“抢菜”计划。4天前,卢叶请来了临时工作为支援力量,20名工人的工作时长由8小时增至12小时,加班加点抢收蔬菜,每天采收的蔬菜由原先的1吨多增至3吨。“能抢多少抢多少!一定要保证市民餐桌上的供应!”卢叶说。截至13日下午4时许,蔬菜的抢收工作基本完成。
安置场所一应俱全
户外风雨交加,走进石化街道防汛安置点时,一阵饭菜飘香,令人顿生暖意。刚至饭点,安置点内正发放免费客饭,荤素搭配,配有水果、酸奶。一旁的影视厅内,大屏幕上准备放映《武林外传》,满足居民们饭后休闲娱乐的需求。
石化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冯佳栋告诉记者,每当台风来临时,石化股份公司的培训中心就变为临时安置点,18间教室可容纳290名居民。“灿都”来袭,石化街道防汛安置点马上布置,13日上午开始接收附近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截至13日下午5时,206名居民安置到位,生活必需品如矿泉水、凉席等一应俱全。
“开饭啦!”3号房间内,房长任洪芬正帮忙发放晚饭,居民们接过客饭,脸上洋溢着笑容。13日上午9时许,任洪芬一家四口接到通知后,来到石化街道防汛安置点。听闻每个房间要选出一个房长,任洪芬自告奋勇。“房长要配合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如果有人身体不适或有其他情况,我会及时向上反映。”任洪芬说。
虽然“灿都”的来袭让原本居住在危房内的居民们临时聚集在了一起,但安置点内的防疫措施必不可少。“我们还配备医护人员提供居民医疗健康问诊需求,实时关注居民们的体温并记录身体情况,如有异常,需要到临时留验区进行隔离观察。”冯佳栋说。
尽管有过五六次的防汛安置经历,冯佳栋对于工作仍未有怠慢。从早上7时开始,他就在安置点内忙前忙后。工作台账上,详细记录了每一名居民的情况。“我们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确保辖区内居民们的安全。”冯佳栋说。
本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