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徐汇 裁剪窗花“花开蒲汇塘” 静安 影视展演  风华“镇”茂 漫步赤峰路  邂逅“美术馆” “双减”后,市民驿站更热闹 老人打卡做游戏  就能锻炼“脑力值” 7份折页助老人享数字生活
第10版:都市小区 2021-09-24

“双减”后,市民驿站更热闹

北外滩街道精心设计活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现在下午来驿站活动安心了,没有心理负担了!”周阿姨笑得特别爽朗。临近“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下午3时,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市民驿站里格外热闹,市民们做花灯、画月球灯、做月饼,节日的氛围特别浓厚。

市民驿站原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下午或者下午3时后就不组织集体性活动。因为通常3时后学校放学,在驿站活动的老人们都要去接送孩子,放学后,父母还给孩子安排了各种课外补习班。“我们家分工明确,我接大宝送补习班,老伴儿接二宝送画画班。”像陶叔叔这样的老人都在感叹:退休比上班还累,时间不自由,孩子下课,我们就“上班”。于是,驿站活动时间也尽可能配合这些“再就业”老人的需求,把活动的场次安排在上午。“去年中秋节做月饼的活动一共调整了3次时间,往年9月份老人们的活动时间表都要根据孩子补习班的安排作调整。”驿站工作人员说。今年中秋在“双减”之后,变化非常大,老人们有更多时间参与驿站活动,报名的人也踊跃多了。

“这个月球灯太好看了,回家放在我孙女的房间里,做小夜灯特别好!”李阿姨很开心。李阿姨之前常常“吐槽”驿站活动没劲,“老是那几个花样,插花、做蜡烛,我们都腻了。”其实有趣的项目往往需要更多时间投入,有时候一节课还完不成。“这些阿姨妈妈们活动时就是心神不定,我们原来推出的很多项目大多是连贯的课程,他们很难参加,就比如这个月球灯,前期需要一定的油画基础,如果课程时间和孩子课后培训有冲突,他们作为家里的‘后勤兵’,随时要‘候场冲锋’,‘双减’后,老人们安心多了。”

“双减”之后,补习机构不见了,孩子们放学后要去哪里呢?孩子们跟着爷爷奶奶来驿站,可能会是未来的趋势,在驿站里和同学一起看看有趣的课外书,参加驿站丰富的活动后再回家。北外滩街道市民驿站工作人员说:“我们已经在活动安排上做了一定调整,让孩子们回到社区参与社区的活动。”街道市民驿站有一支“蒲公英”志愿者队伍,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孩子是“向日葵”。驿站正在拟定计划,把社区里的孩子们凝聚在一起,在社区的公益活动中给孩子们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让孩子和老人都能在驿站中找到快乐。

本报记者 袁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