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世界顶科论坛会址  明年9月建成启用 如何正确“打开”诺奖? 鼓励探索未知 总有惊喜收获
第8版:科创上海 2021-10-13
与新科诺奖得主有缘的上海,受到启发也有冷思考——

鼓励探索未知 总有惊喜收获

图IC

北京时间10月4日至6日,2021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各奖项陆续开启“盲盒”: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位发现人类如何感受温度和疼痛的科学家;物理学奖对“复杂系统研究”青睐有加;化学奖则表彰了两位科学家为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作出的贡献。

各项大奖“名花有主”,科学界既有“实至名归”的祝贺,也有“爆冷”的惊叹——毕竟,今年的奖项与不少预测大相径庭。不过,“冷门”“边缘”的背后,是再“热门”不过的方向:基础研究。

诺奖得主的上海缘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科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以奖励他们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中的卓越贡献。两位新科诺奖得主都与中国有着不小的缘分——在利斯特实验室完成深造的中国博士后有20多位,而麦克米伦的实验室里也先后接收过十多位中国博士生和博士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剑是本杰明·利斯特第一个来自中国的博士后。他介绍,利斯特教授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会打太极拳,还喜欢品尝中国白酒。在周剑眼中,这是一位思维很活跃的科学家,他追求原创和顶级的工作,也经常鼓励学生。“他50岁的生日是在上海的浦江游轮上度过的!”周剑回忆。2018年他邀请本杰明·利斯特来上海讲学,顺便把他在中国的学生都召集到上海,一起为导师过了一个生日。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的记忆里,本杰明·利斯特非常随和。疫情发生前,他经常“空降”有机所园区,或来面试学生、或与同行交流进展,而他也钟爱食堂的红烧肉,这上了利斯特来有机所的“必吃榜”。

戴维·麦克米伦也曾做客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就在前不久,他还为所里的学生举办了一场线上讲座。该所研究员左智伟是麦克米伦教授的博士后,“过去,他差不多每两年会来一次中国,在美国他也会每年带学生到家里聚会一两次。”他说,“教授为人处世都很随和,但对化学则特别严格。”

需指出的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关注的有机催化领域,我国科学家同样做出了不少突破性工作。活跃在该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不对称催化方面的发展水平可以说与国外“旗鼓相当”。

基础研究往往是“意外”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记者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上海中心获悉,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WLA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在获悉后非常开心,因为他本人的获奖研究也是“复杂系统”。

“八年前,我因‘为复杂的化学系统发展了多尺度模型’获诺贝尔奖。这与乔治·帕里斯教授的获奖研究之间有着很好的联系。”他透露。在莱维特等人之前,计算机难以模拟复杂化学反应,原因是:化学家使用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它可以模拟真正的大分子,但无法模拟化学反应;或者使用量子物理学,但它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因此只能对小分子进行。莱维特等人开创性地将经典物理学与量子物理学结合。由此,科学家可以使用计算机揭示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例如绿叶的光合作用等。

很多人发现,今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各奖项对基础研究“偏爱”有加。“什么是基础科学?它是意料之外的发现,是没有办法预测的。”迈克尔·莱维特表示。他打比方说,基础科学就像“斯里兰卡的三个王子”的神话故事一样——斯里兰卡的王子们一路上出海去锡兰岛寻宝,意外发现了很多他们并没有去寻求但很珍贵的东西。而基础科学的成果,往往也是“意外发现的有价值的物品”。

“为什么所有国家都需要基础科学?”莱维特说,“因为我们要教人们怎么探索未知,不仅是科学未知,也包括经济领域。每一个领域都需要鼓励大家探索,这就是基础科学的价值所在。”

通过对诺奖得主的分析,迈克尔·莱维特认为,卓越的成果需要充足的研究支持;同时,5人规模的小团队更合适开展研究,“那些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不会工作在20个人的团队”。

科学研究要“趁早”

今年诺奖得主名单里,真锅淑郎的名字再次引起了大家对“邻居”的关注。加上他,21世纪以来,已有20位日本或日裔科学家斩获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说起来,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和二十年前颇有“缘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曾颁发给手性催化氢化/氧化反应。当年的得主野依良治点评说,由于合成化学家的持续努力,某些人造催化剂现在可以与天然催化剂的功能相媲美,甚至超越。值得一提的是,戴维·麦克米伦曾获得2017年野依良治奖,该奖项专门表彰在不对称合成化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化学家。

野依良治是WLA执行委员会成员,也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日本文部科学省下辖大型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前所长。在他看来,保持研究人员的科研独立性并实施持续性评价,将产生重要影响。

野依良治表示,近年来日本所获得的诺贝尔奖是过去科研活动领先的印证。他指出,年轻人不拘一格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特点,正是创造力的源泉。作为创造未来的主力军,应该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机会。

对此,迈克尔·莱维特也持相同观点。“科学研究也要‘趁年轻’,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独立性。”他表示,“对于科学家来说,早期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但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持续研究,自己也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