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不解之缘 在5:30的晨光里备战“上艇”
第17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1-10-21

在5:30的晨光里备战“上艇”

同济大学有这么一支赛艇队

同济赛艇队参加美国查尔斯河赛艇大赛

赛艇队清晨在同舟河训练

同济赛艇队的新艇库

伴随着太阳升起,桨叶击破水波,激起的浪花闪烁着金色的太阳光,这是同济大学赛艇队开始的日常早训。

本周末,首届上海赛艇公开赛开桨,这是上海创办的又一项城市自主品牌赛艇赛事,汇聚顶尖专业赛艇队、高校赛艇队和赛艇俱乐部。其中,同济大学赛艇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探究同济大学赛艇队的成长历程,背后是赛艇运动在上海的生根发芽。

招生零基础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内有条河,叫作“同舟河”,同济大学,同舟共济,赛艇运动落户同济,再合适不过。2017年5月20日,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日,在同济大学校友陈劲松和时任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王石的大力支持下,同济大学世联行赛艇队正式成立。

随后,前奥运男子八人单桨选手、世界杯银牌获得者周意男被同济大学聘请为体育老师,开设赛艇课程、组建赛艇社团。周意男笑言:“最初一批队员是我从食堂门口拽来的。”原来,每年校园社团招新时,赛艇社团和其他社团一样在食堂门口“摆摊”,除了学生自主报名外,周意男也会从中观察身体条件适合赛艇运动的苗子,说服他们来参加。

很快,赛艇社团壮大起来,主动报名的新生越来越多,周意男也不用再费心去“拽人”了。尤其是大二学生军训期间,社团会举行陆上划船器大赛,让更多学生了解赛艇运动。

从最初进校时的“白面书生”,到拥有一身漂亮的肌肉线条,赛艇队员们的身材肉眼可见地变好了。虽然一个个晒得黝黑、手掌全是老茧,但他们的气质令其他学生羡慕。

训练超刻苦

“530俱乐部”,是社团的别名,意为清晨5时半开练,每周4次,每次两小时,雷打不动。赛艇是一个集体项目,下水训练时教练必须到场,而大家每天的学习时间各不相同,要凑到一块儿训练只能利用清晨时分。

永远睡不成的懒觉,永远相似的训练,会不会厌烦?所有人的回答出奇一致:“绝不!”“我喜欢被5点的闹钟吵醒,弹坐起、缠上绷带、匆匆出门,带领小伙伴在同舟河用桨声划开黎明。”前任会长张轩铭如此描述。

530的传统,从赛艇队成立开始延续至今,没有人半途而废。单单水上训练还不够,队员们还会抽空去体育馆二楼的陆上划船器自行训练,并报告队长,统计训练时间。

每到寒暑假,赛艇队会组织为期两周的集训。光准备活动就要划20公里,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则去陆上划船器训练,也是半程马拉松起步。“虽然大学生比赛只有证书。但无疑,这份荣誉感与生俱来,他们是真心热爱赛艇运动。”周意男感慨,赛艇,让同学们更团结友爱。

渐渐地,同济大学赛艇队从一支籍籍无名、甚至无法凑齐出征人数的队伍,一跃成为国内外高校知名赛艇赛事中争金夺银的劲旅。2019年,当同济赛艇队出现在美国查尔斯河赛艇大赛中时,现场主持人兴奋地高喊“TONGJI”,为这支突然出现的亚洲队伍加油喝彩,那一刻,队员们心满意足。

队员搞科创

除了社团招新,同济还在体育选修课中开设了赛艇课程,按周意男的话来说,“每次网上一开放,基本是秒杀。”甚至连四平路校区的学生也会坐班车、地铁赶来上课。

如何在一学期内,教会“萌新”完成基本的水上划桨动作,周意男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摸索——让学习难度降格,使学生们更容易操作赛艇。

在训练中思考,在运动中创新,赛艇队的队员充分利用起自己的专长,帮助周意男去解决赛艇训练中的问题。在2019年中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刘冬妮项目组的“赛艇静水训练专用桨叶研发”、马轲项目组的“赛艇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吴国栋项目组的“基于游乐设施的赛艇运动推广——水上划船器”获本专科生创意设计组一等奖;雷宇亮项目组的“八人赛艇桨架的改进设计”获二等奖;同济大学获“最佳组织奖”。

今年5月,新艇库正式落成,更激发了队员们建立赛艇科创项目的积极性。“每次集训期间,晚上大家就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做出来的真的挺有价值的。”周意男感慨,学霸一旦认真起来,体育运动也能玩得转。

精神代代传

2020年“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张轩铭是赛艇协会前任会长,今年赴德国继续深造。去往德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当地的狼堡赛艇俱乐部。通过赛艇,他很快融入当地生活,交了不少新朋友,还邀请在其他城市读书的退役校友一起来划船。在划船过程中,他注意到狼堡俱乐部的电子登记系统非常实用,向学弟学妹们建议,是否可以开发一套同济自己的系统,当成一个上创或国创项目做出来。

为此,张轩铭特地给学弟学妹们发来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赛艇故事,鼓舞大家:珍惜现在的在校机会,踏踏实实划好每一桨,在赛场上划出同济风采,在学业上学有所成。“我认为追求卓越的同济人不仅个人‘优秀’,还应该去感染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很幸运,遇到了赛艇!”

校园赛艇赛不设奖金,这项运动其实有着昂贵的器材和赛事组织开销。除了赞助商的支持,校友的捐赠也是相当大的一笔资金来源。同济大学的学生格外感恩现有的训练条件,将同济赛艇人的精神代代相传,这是他们在“530俱乐部”最大的感悟。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