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天然气危机牵动俄欧敏感“神经”
第21版:新民环球 2021-10-21
能源价格暴涨闹“气荒”欧洲冷暖看俄罗斯脸色?

天然气危机牵动俄欧敏感“神经”

欧洲媒体关注俄总统普京在能源周上的讲话 图GJ

俄罗斯工作人员调整输气管道阀门 图GJ

罗马市民为摩托车加油 新华社 发

本报记者 吴健 特约撰稿人 李鹏

除了新冠疫情,2021年留给各国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极端天气频发了。

美国、加拿大的夏季经历前所未有的高温,俄罗斯的气候异常也引发罕见的西伯利亚森林大火,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欧盟各国却要在未来几个月面对最冷寒冬的挑战。天然气危机的“幽灵”正在欧盟头上徘徊。

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已暴涨6倍,今秋短短一个半月就上涨近5倍,导致欧洲部分地区电力价格上涨3倍。

“巴黎人每天最关注的已不再是媒体推送的花边新闻,而是每天发布的天然气现货与期货价格,每个人都像能源与金融专家一样关注着世界天然气市场。”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主管克里斯托夫·文图拉指出,如果这次危机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欧洲经济复苏的势头被拦腰打断将不可避免。

闹“气荒”自食其果

这次气价飙升,欧盟指责最大的供气国俄罗斯“从中作梗”。欧盟方面表示,俄罗斯早在今年年中就悄悄调减对欧输气量,并拒绝在现货市场提供更多天然气,有意制造“能源危机”。10月以来,美国国务院十分活跃地抨击俄方发起“能源战争”,目的是强迫欧盟接受俄罗斯经由“北溪-2”天然气管道输气,进而打破欧盟与美国的“反北溪-2联盟”,因为这条管道关乎俄罗斯地缘政治利益,也是检验美欧统一战线牢固度的“试金石”。

但在10月12日举行的俄罗斯能源周论坛上,俄总统普京否认“乘欧洲之危”,“欧洲目前出现的能源危机并非供应问题,而是欧洲自己没有做好储备、过度依赖短期市场供应”。普京还毫不客气地说:“过去十年,欧洲能源部门一步步地酿成‘系统性缺陷’,导致了欧洲大规模市场危机。”

2021年,欧盟约26%的电力来自天然气,而2020年这一数字只有15%,欧盟能源官员千方百计排斥俄罗斯气源,从美国、卡塔尔甚至以色列寻找替代气源,可到了关键时候,这些“泥菩萨”没有一个靠得住。

天然气被视为介于传统石油煤炭“黑色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绿色能源”之间的过渡能源,既具有“黑色能源”高热值的优势,又没有风电、太阳能等供应不稳定、靠天吃饭的缺点。同时,天然气又是合成氨化肥工业的主要原料,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由于天然气火焰呈蓝色,又被形象地称为“蓝色能源”。

2020年,欧盟天然气需求量达5600亿立方米,从俄罗斯输入占比为39%。除俄罗斯外,欧盟的天然气货源还有卡塔尔、阿尔及利亚、挪威和尼日利亚。所有这些气源中,除俄罗斯与阿尔及利亚采用管道输送外,其余均以液化气形式输送。

但与高涨的需求矛盾的是,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组织(IEA)10月份报告指出,欧洲天然气自主保障供应能力正在下降,目前多个北海天然气田面临枯竭,欧洲天然气工业的鼻祖——荷兰格罗宁根气田将在2022年关闭,这将进一步加大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等国的依赖。

上世纪90年代,欧洲采购俄罗斯天然气一度非常便宜,同等热值的天然气远低于国际成品油价。欧盟精心设计了一套与石油指数脱钩的天然气定价方法,使天然气的价格波动远大于原油,目的是从俄罗斯低价天然气中长期获利。

“欧洲人设计这套‘冒险游戏’时,完全无视自己沦为‘价格奴隶’的风险。”文图拉说:“如果欧盟当初保持天然气价格石油指数化,他们现在或许只需为每千立方米天然气支付400美元左右,但现在不得不花费1500美元。”归根到底,目前欧洲各国闹“气荒”,有多少是“自作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北溪-2”成为焦点

卡内基中心莫斯科研究所能源项目专家谢尔盖·卡皮托诺夫认为,俄欧“气战”的焦点不仅是价格,还包括2021年9月10日完工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

“北溪-2”长约1230公里,是俄罗斯绕过乌克兰向欧洲供气的主干线,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达德国,由两条平行管道组成。管线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设在瑞士的全资子公司负责运营,邀请德法意等国前政要进入董事会,目的显然是降低“北溪-2”的政治色彩。

卡皮托诺夫认为,“北溪-2”管线从公海经过,无需陆地途经别国领土,全负荷运转后,预计每年可为相关国家节约150亿至200亿欧元的进口费用。站在俄罗斯角度看,这条管线的最大好处是避开矛盾重重的乌克兰,直接向欧盟用气大户德国输送,不仅获得稳定的经济利益,还能在乌克兰问题上分化欧盟国家。“北溪-2”年输气能力可达550亿立方米,可使俄罗斯输送至德国的天然气量翻一番,大大缓解欧洲面临的天然气危机局面。

但亲近乌克兰的中东欧国家以及美国坚持指责俄罗斯有意利用这一“管道特洛伊木马”破坏欧盟团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说:“我们仍然反对这条管道,它是俄罗斯的地缘政治项目,(美国)仍会在定期评估的基础上实施(相关)法律。”波兰政府发言人皮奥特·穆勒更加直言不讳:“‘北溪-2’是对中东欧安全的直接威胁,俄罗斯在增强对欧盟的影响力,破坏欧洲一体化。”欧洲议会也将天然气短缺与俄气公司“威逼利诱”政策联系起来,超过40名议员指责俄罗斯试图通过“勒索”欧洲天然气市场,来换取欧盟接纳“北溪-2”管道。

作为“北溪-2”最大的受益国代表,即将离任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坚决否认相关说法,她表示,俄罗斯是根据合同规定的额度输送天然气。

各国“自扫门前雪”

别看“口水仗”很热闹,欧盟内部国家纷纷“自扫门前雪”。

9月27日,匈牙利背着欧盟,单独与俄罗斯签署新的供气合同,每年购买天然气45亿立方米,有效期至2036年底,并可在10年内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重新开放谈判条款。这份合同的核心是匈俄定价不受欧盟定价机制影响,被外界视为俄罗斯打开欧洲定价权壁垒的突破口,而且输匈天然气的78%绕开乌克兰境内的“兄弟”和“联盟”管道,改从途经土耳其-塞尔维亚的“南溪”管道输送。

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莱巴谴责匈牙利出卖伙伴,将向欧盟委员会申请评估匈俄新供气合同是否符合欧洲能源立法。2019年欧洲议会曾以环保、欧俄关系为由,规定俄罗斯每年保证经乌克兰运气不少于600亿立方米,并设定300亿立方米的“额外上限”,防止乌克兰在欧俄能源合作中完全被边缘化,维护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的牵制力。但匈牙利外交部长西亚尔托反驳说:”我们从不赞同将政治和能源混为一谈的做法。因为当两者搅和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这种危机。”

继匈牙利之后,一向态度“骑墙”的意大利也准备转向“南溪”,希望俄罗斯帮助解决国内“气荒”。意大利还积极与德国和奥地利接洽,随时准备在“北溪-2”投入使用后,将购气量的很大一部分调整为更经济的北方线路输送。

再看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一边指责俄罗斯蓄意制造欧洲天然气危机,一边对欧盟施压,试图尽可能延缓“北溪-2”投用时间。但美方绝口不提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美联储为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肆意印钞“大放水”,才是引发欧洲天然气危机的金融原因。相反,美国多家能源公司的大批船只纷纷完成液化气的充装,有些已驶往欧洲各港口,在扮演“天然气超人”的同时,把天然气以高价卖给欧洲盟友。

面对欧盟方面的种种非难,俄总统普京指出,今年以来,俄罗斯向欧洲大陆输送的天然气已比去年增加了15%。只要欧洲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大供应,俄罗斯准备好按需输送更多天然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