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在叶榭镇听米的故事 张马村聚三泖汇合之灵气 大仓桥见证仓城的兴衰变迁 舒新城与《辞海》的渊源
第21版:新民旅游 2021-11-09

舒新城与《辞海》的渊源

扫二维码 看视频号

舒新城,湖南溆浦人,教育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1928年,他应中华书局约请主持《辞海》编纂工作。位于陕西北路457号的何东住宅曾是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后改组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并于1979年出版三卷本《辞海》。遗憾的是,舒新城于1960年病逝,未能看到新版《辞海》的出版。

从教育界转行

1893年,舒新城出生于湖南溆浦县东乡的一个小村子。幼年的舒新城读过四书五经,也学过八股文和应制诗。1908年,他踏入新式学堂,后来考上湖南高等师范学校。

毕业后,舒新城投身教育界,出任过中国公学中学部(上海吴淞中学前身)主任。1928年,应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之聘,舒新城出任《辞海》主编,这也是他事业上的转折。

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大规模语文词书《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专业性较强。为此,中华书局决定再编一部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用的、百科全书性质的工具书,定名《辞海》。因种种原因,自1915年秋启动后,《辞海》编辑时作时辍,直至舒新城在1928年接任编纂工作,并于次年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长。

舒新城接手《辞海》后,把重点放在广泛收集新词上,不再以采集旧词为限。他广泛搜罗报刊的流行词语,删旧增新,将“五四”以来涌现的外来词统一译名予以收入,对古代的白话小说和戏曲中的俗语也进行收集。《辞海》在1936年出版了上册,于次年出版下册,相较《辞源》,堪称“后出转精”之作。

潜心编纂《辞海》

1958年,上海成立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上海辞书出版社前身),早已退休的舒新城重进书局工作,担起主编新《辞海》的重任。位于陕西北路457号的何东住宅成为辞海编辑所办公地。

何东住宅是一幢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是著名建筑师邬达克的作品。建筑南立面设置贯通两层带四槽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柱身修长,柱头有精巧柔和的涡卷,柱脚有多种复合曲面的线条,串着上端的雕饰。二层柱间为弧形阳台、铸铁花式栏杆。何东住宅的花园是中式的,小桥流水,曲径山石之间的几棵古木老树尤为引人注目。多年以后,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改组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并于1979年正式出版三卷本的《辞海》。

其实在1960年春,修订后的《辞海》初稿基本完成。但在审阅二稿时,舒新城已因病住院。据舒新城夫人刘济群回忆,此时他仍卧床审稿,逐条逐句琢磨,直到11月病情严重到实在不能执笔,仍嘱咐她代写日记,写下意见。遗憾的是,当年11月28日,舒新城因病去世,未能看到新《辞海》正式出版。文 沈琦华 图 金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