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为采购商与参展商、品牌商搭起洽谈平台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推动展品变商品,随着第四届进博会的展期过半,一场又一场的集中签约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带来握手成交的好消息。
记者从昨天下午举行的上海交易团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集中采购签约活动上获悉,第四届进博会期间,采购商联盟的成员企业与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品牌商洽谈推进了49个采购项目,意向签约金额合计19.68亿元,其中36个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
上海经济外向度高,进口贸易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品进口集散地。借助进博会的平台,上海交易团积极扩大进口,进一步放大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推动更多的优质商品以上海为基础辐射长三角。
在本次签约活动中,百联集团签约项目33个,签约总额达11.57亿元人民币,意向采购金额较去年同比上升超过10%。百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濮韶华表示,作为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理事长单位,百联集团积极发挥全品类、全业态、全渠道优势,会同联盟成员单位形成更大合力,借助进博会的大平台,将大量海外特色优质商品带给中国消费者,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添翼。
昨天下午,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与来自新西兰、丹麦、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的6家知名企业及商贸公司签约,涉及乳品、休闲食品、冲饮、家庭清洁等在内的8大品类。百联股份与欧莱雅中国签订了战略联盟采购合作意向书,将更多优质护肤及美妆产品引入中国市场。百联优安作为进口食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与法国拉菲、智利蓝宝堂、德国汉凯菲斯奈特、法国吉哈伯通、法国歌碧、法国吉娜斯、阿根廷FRIAR、巴西Estrela、马来西亚水产等13家企业进行了集中签约。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则分别与瑞典、俄罗斯、智利、新西兰等国的企业达成采购签约,下单包括蜂蜜、肉丸、红酒、巧克力等商品,累计采购金4000万美元,目前大部分商品已在进博会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上架,实现“展品变商品”。绿地集团总裁助理薛迎杰说:“进博会举办到第四届,我们明显感受到海外供应商更积极地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审美和喜好,重新设计他们的产品。因此今年我们采购的商品除了在品类上更加丰富,也更能满足本土化需求,做到‘Made for China’。”
光明食品集团也积极参与此次签约活动,记者了解到,光明地产下属上海海博供应链与宾三得利洋酒、百加得达成采购合作意向,光明乳业下属光明牧业与嘉吉达成采购合作意向。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