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茉琳
“海飞的古代谍战世界,成了!”
这是《江南役》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心里就冒出的想法。格非曾经说过写小说能给作者带来一个独来独往的自由空间。在海飞虚构的那个古代谍战空间,故事基本都有了自足的逻辑;人物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心跳,这虚构的世界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搭建出来的,但又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本身,从《风尘里》到《江南役》,谍战为壳,人心为核;古代为表,当下为里。翻开文本能进入严酷无比的斗争,也能探微深不可测的人心,是关于敌与我的故事,更是关于自我与灵魂的质疑与救赎。
作为《风尘里》的延续,《江南役》围绕六和塔展开故事,六和塔本身合了雨后春笋的样貌,而故事也合了层层剥笋的意境,重重叠叠实现情节推进。在“古谍世界”里,海飞延续着绵密的语言风格,仿佛一想起江南就有一层绵绵的雨,一走进这绵密语言织就的网,就推开了海飞“古谍世界”的门。黑夜、蝙蝠、阴谋、惊悚中的连环事件如噩梦;烟花、炸药、火光四射中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将故事推向高潮。田小七、唐胭脂、吉祥,甚至灯盏、阿部、余船海,他们各为其主,各有性格,在故事整体的框架里互相成就、缺一不可。重情重义成为海飞对于所有人物的注脚,即使各为其主,他们也都各自有着执念与追求。阵营可以分出的是敌我,却不是真正的高低,读者自然感叹于田小七他们的忠诚,但也欣赏阿部的坚定执着。海飞执着于呈现的是每一个人物的追求、理想与信念,而这些才是谍战故事的精髓,这些人物也终将因为这种追求生出角色的生命力并获得尊重。
一个纯粹过去的故事是和当下没有血脉相连的。世间也许没有新鲜的故事,却总有新鲜的语言与叙述,那些并不如烟的故事会与当下勾连,是当下的镜像,也是人心的投射。比如田小七在紧张的战斗之余,为甘左严的痴情买单,豪掷千金买下整座酒楼安慰他失去爱人之苦。同样,田小七与无恙的爱情,赵刻心的最后归宿等情节皆是如此,残酷的时代里,人们渴望深情的抚慰;当下碎片化的时代里,人们也更加渴望完整的灵魂。
又比如,海飞的故事里无论是大明的锦衣卫还是倭寇的谍者,都有职业操守,他将谍战故事里最核心的关于身份的战役演绎为关于身份的自我认同。田小七他们面对战斗是在战场,是特种兵,可是面对皇上时就如同在职场,田小七身上最动人之处在于:他虽然忠于朝廷却总有一股独立于皇上之外的个性,他一直在寻找忠于自己内心的归途。
任何人的身份认同都是一方面依靠公共空间给予,另一方面来自自我想象与希冀。谍战故事里身份是最重要的故事元素,海飞的故事里人物内心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则是终极底牌。在这里,身份可以被利用,可能会迷失,也可能缺席,还会被消解。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小七最后选择脱离锦衣卫,是放弃身份也是超越身份,他终于看透这身份背后的残酷,决定回归平淡,这是对失去爱人的绝望,也是对自己死里逃生的顿悟。
读《风尘里》或者续篇《江南役》,你来我往的试探、突如其来的危机、动人心魄的战斗以及浪漫唯美的爱情都保证着这两部小说极大的可看性,然而从文本结构来说这些都并不是两部小说真正的重点,它们最吸引人的紧张感其实是来自于海飞对身份与空间的准确书写。
所有的锦衣卫与谍者都必然处于被窥视、被追踪的状态中,而书写的奥秘就在于要让读者通过进一步的观看与注视体验到这种紧张,营造出“主体的焦虑感”,将读者通过文字阅读带入空间未知的危险刺激。
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身份认同与当下社会、当代城市人群有着极大的同构性,作品中的人物出入于虚构的开放空间与封闭空间,来往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也许具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已截然不同,但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那些热爱、情感、追求、体验却相距不远,绵延数百年,生活一如既往,今天的我们何尝不是走在渴望忠于内心的归途呢?
所以,是读小说,也是读生活;是读过往,也是看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