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龙
不无惭愧,我的群众关系我自己也不满意。我说的群众关系,是一个人在微信群里的态度和在群里的位置。
常有聚会初次见面后的建群。建群当天,群情高涨。发照片,说友情,有欢笑,有戏谑,有祝福……我也一样。酒杯放下了,酒兴还在发酵,全部倒进了群里。之后,和旧友新交由此生发出很多的往来。这是超出群的意义了。但是在群里,到了第二天,我大多是酒消消,言淡淡。群内自有热情洋溢者,也有温情脉脉者,还有信息传播者,我好像都不是了,偶有只言片语,通常悄无声息。总是有“一夜群”之内疚。
很是佩服做群主的,多怀仁心,面面俱到,建了一个群,像是开了个公益茶馆。为了群的生气,群主每天一清早像要生煤球炉一样,问寒嘘暖,还要发布气象预报每日要闻,群主的热心,宛若是柴火,烧着烧着,炉火也烊了。待群众早上落定,群主已经备好了茶,还有一桌瓜果。
偏偏我只是吃瓜的群众,别人是吃瓜子的群众。吃瓜是不声响的,瓜子和聊天是天然的搭档。聊天,要是没有瓜子,话题也就严肃;吃瓜子不聊天,心里定当压抑。一个群需要的是吃瓜子的群众,才热闹。一个小小的话题,被三两个吃瓜子的群众说来说去,倒是说大了,还有趣。我也想切入轨道,但是三两句后自动脱轨了。后来想起来,我不喜欢吃有籽西瓜,不喜欢所有带核带籽的食品,竟然少了一种本事,只配做一个吃瓜的群众。
曾经看到过一则常识。以往菜场有卖活黄鳝,装黄鳝的大木桶里总有些许泥鳅窜动。后来得知,黄鳝不好动,要是不放些泥鳅进去,黄鳝要闷死的。借来比喻群众的不同热情。我也心安理得了。
也有我做群主的群,真是汗颜了。如果群主也要年度考评,我肯定是不及格的。炉子是生不烊的,确切地说我不是引火的柴爿,更不会有茶和瓜果照应。没有了瓜子,自然也就没有了吃瓜子的群众。幸有几个小群,群众水平比群主高,没有瓜子不要紧,略有余温,尚能清谈,似诸葛亮羽扇纶巾: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群主的年度考评就靠他们了。
只有一种群,是工作群。或是群众或是群主,我反而积极。工作群里没有茶和瓜果,一群人倒像是在准备茶水糕点,是装台的角色。
熟识者的群,我已经是话语不多,要是面对一大堆陌生人,甚而还有很多起了时尚得让人眩晕名字的人,我完全是无言以对了。常有朋友、可能还是未曾谋面,邀我入群。人家的美意无法拒绝,但是这么一个像把人民广场里的人都圈在一起的群,群主本事越大,我这个群众越没有底气。每逢这样的“邀舞”,我会弱弱地说明一下:不要对我有任何期待,我是一个“不合群”的人,连潜水都比不上——我喜欢真实的面对面,在群里则茫然,无语无为。我很欣赏群里群外线上线下的游刃有余——欣赏也即自己做不到的意思。
群主把我请进群里,我还是黄鳝的角色。无聊偶看有聊,看泥鳅窜动。多一点泥鳅群里就热闹,看着看着,也看出了泥鳅多了,热情多了,恩怨也来了。前两天还比谁都亲昵,说翻脸就翻脸,各不相让,愤而退群,也有移除进而拉黑的。弄得仁心群主出来劝和,还要重申群内纪律。有位群主朋友说,黄鳝太多闷死,泥鳅太多吵煞,吃瓜的群众也有比吃瓜子群众好的一面——太平呀。
闷声不响吃瓜时,忽地看到某个群主吹哨,要聚集了。我迅即举手了,速度还快于泥鳅,并且聚会时还很准时。于是有朋友问,你也看群的啊?是啊是啊,吃瓜子的群众就在旁边,即便不看,听也听到了。聚会当夜,在群里我也是吃瓜子的群众;一夜过后,吃瓜的依旧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