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沪谚熟语印 姆妈买菜 “勿着落”有几种讲法 老早被人“巴结”过 沪上“淘气”有别义 滋补养身姜母鸭 菜篮头里忆旧事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1-12-05

沪上“淘气”有别义

文/叶世荪

普通话形容小孩顽皮常用“淘气”一词,但上海人说的“淘气”却另有别义,并且这个“别义”是自古有之的。

先来看古代文献中的例句:明代《初刻拍案惊奇》:“刘员外也怕淘气,私下给些钱钞”;《警世通言》:“临死时几日还为他淘了一场气”;清代小说《无声戏》:“我若打发她出门,明日老爷回来,不过淘一场小气,如今逼死人命,将来就有大气淘了”。显然,这些句中的“淘气”都是指拌嘴、怄气、闹别扭、惹人生气,绝无顽皮、嬉闹的意思。

“淘气”怎么会被用来形容拌嘴、闹矛盾的呢?缘由在这个“淘”字上。

沪语里,“淘”作名词时,可表示帮、群、伙、伴的概念,这是普通话里没有的。《沪谚》说:“男有男淘,女有女淘,萝卜不可轧菜淘”,意思是不同类型的人难做朋友。由这个“淘”字引申出去,沪语中“淘伴”就是指同伴、伙伴。小说《歇浦潮》:“我何尝不愿意出去散散心,只是一个人没有淘伴”。“轧淘”是指交友、找知己。《简明吴方言词典》:“要轧好淘,勿要轧恘淘”。另外“淘里”或“淘伙里”是指由某种关系而结成的一群人,《上海方言词典》:“姊妹淘里勿要吵相骂”。还有“一淘”是一同、一起的意思。《九尾龟》:“总归要苦末大家一淘苦,要甜末大家一淘甜”。上述例句中,“淘气”的双方是夫妻、妻妾、姊妹、老板和伙计,都是相对亲近之人,这些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冲突,属于“内部矛盾”。如果是陌生人发生矛盾,那就是詈词恶语、怒骂中伤,一般不用“淘气”的说法了。

“淘气”的这种用法起自何时未可考,不过在元代杂剧中已能见到该词。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里说:“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当时不尽情,过后空淘气”。明代的一些韵书、字书还试图规范这个“淘”的字形,譬如兰廷秀的《韵略易通》:“啕,多言啕气”。孙楼的《吴音奇字》:“蜪,音陶,方言,蜪伴,蜪队”。虽说之后多见的还是“淘气”的写法,但它已被归入吴地方言是很有可能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