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7日 星期六
黄蒙拉:心无旁骛  静待花开 黄渤贾玲 《穿过寒冬拥抱你》
第16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12-17

黄蒙拉:心无旁骛 静待花开

黄蒙拉 记者 王凯 摄

为什么学了那么久的钢琴,孩子还是会被网络神曲洗脑?怎么过了那么多年,流行歌曲排行榜还得靠周杰伦撑场?近日,一份2021最受欢迎歌曲榜单掀起不少争议,在美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不少家长疑惑:“审美”真的能培养吗?

昨日,同样家有琴童的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在被问及这一现象时,淡定表示:“神曲旋律洗脑,孩子被吸引很正常,但他们会很快‘醒’过来。审美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会证明它的作用。”

明年2月27日,有“东方帕格尼尼”之称的小提琴家黄蒙拉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带来名为“爱的致意”的独奏音乐会。围绕爱之喜悦、爱之温柔、爱之别离及爱之重生四大篇章,展现他对爱的全新理解。疫情让很多人突然“空”下来,得以挖掘自身潜能,演奏家们也纷纷开启作曲或是指挥模式,有的甚至登上综艺舞台,“破圈”掀起新的浪潮。而黄蒙拉得到的启示则是更坚定了“要先把琴拉好”。

从11岁接触帕格尼尼的作品,到21岁去参加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到31岁录《帕格尼尼随想曲》。黄蒙拉对帕格尼尼有着独到的认识:“在很多人看来,帕格尼尼的作品多以炫技为主,但我觉得,这种风格要结合他所在的时代来看。在他那个年代,小提琴还没有完全被作为独奏乐器所看待,是他所展现的神技让人看到小提琴的更多可能,才让更多作曲家愿意为小提琴独奏作曲,最终确立了小提琴的地位。”

拉琴这许多年,会不会偶尔也会感到疲惫或厌倦,黄蒙拉坦言:“我也有自己的困惑和瓶颈。尤其是在舞台上经历过高光时刻,就是突然达到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会知道‘原来我可以更好’。这个问题,我也曾和王健(大提琴家)交流过,他说他也有,但拉琴至今不超过5次。虽然这种‘怎么拉都对’的时刻,转瞬即逝,可遇不可求,但一旦经历,就会想要找到方法抓住它、留住它。”

如今,黄蒙拉的身份不仅是一名独奏家,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师。传道受业解惑,他坦言如今的学生不好带,倒不是孩子们天赋不够,而是外界诱惑太多,他们很难如他当年那般心无旁骛地拉琴。

黄蒙拉强调说:“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你要和所有新鲜的一切事物抢夺孩子们的注意力,这很难。可偏偏,在漫长的练琴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那一份心无旁骛。”至于家长们对孩子的审美焦虑,他能理解但也坚信:“古典音乐就是一颗种子,埋下去,总有开花的那一天。”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