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你的笑 岁月(水彩画) 牛首山之行 长跑者的“夏雨” 悲伤,快走开 鸥鹭忘机 茶食
第20版:夜光杯 2021-12-23

茶食

资承

有了美酒,人们总希望有美味相佐,美酒配佳肴似乎是美食的一种和谐与完美。遇见好茶,人们似乎并不惦记有几碟精美淡雅的茶食,尽管现代像样的茶室都配有各种佐茶之食,人们似乎只专注于品茶论水,偶尔也会鉴赏一下茶具,几碟茶食总是冷落在旁。待茶过数巡之后,腹中有点空荡,人们眼与手才会不由自主地投向食盘,有时还会议论几句。

喝茶配茶点,不知是什么时候的时尚。在《金瓶梅词话》中看到宋人煮茶,有在茶中掺入果仁诸品的习惯,还要放上香料,这是“饮”与“食”结合的茶,真有点茶食的象征,不知是什么味道,想起来总有点好奇。唐人陆鸿渐提出品茶品本味,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也认为“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品尝茶本色的香味。据传当时的文人雅士与富贵之家中精湛于茶道之人,还有僧道之辈中的清雅茶人,已经崇尚清饮,以求茶的本色真香。也许茶与食从那时起渐渐地不在一个锅里了,茶管茶,食管食,但茶与食还是舍不得分开,还要在同一个桌子上,食要陪着茶,人们也可喝着茶,吃着食,何其乐也。就像路与桥一样,尽管常说路管路,桥管桥,但还是路连接着桥,桥延伸了路,路桥是彼此相依着的。

清人的《饮食丛钞》里写道:“民间把除了热点心以外的糕饼之类称为茶食。这大约源于金代的旧俗,女婿前往岳父家行纳币之礼时,都要预先登门拜见,女婿家的亲戚们与他一同前往,男女分列入座。岳父家招待大家,每人吃一盘大软脂、小软脂糕,称为茶食。”这使我想起了以前在家乡,村里有人家婚嫁,结婚时新女婿先要上门,还要带着挑着猪腿等礼品的陪客。到了岳父家,女婿及陪客们有茶与八样茶食的款待。有女出嫁时,氏族里的人要去帮忙送嫁妆,送到了男方家里,送亲的人在八仙桌上坐定,这时,茶与茶食一起送上来了。我曾参加过几次送嫁妆,茶食一般有花生、瓜子、云片糕、糖果等,临走时还有红包。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茶食也好,有桂圆、绿豆酥等,放茶食的盆子也讲究,有九子盘,也有成套的漆器盘,喝茶用的是盖碗,这样的人家当然红包也包得厚。

那个时候对茶似乎并不讲究,都是八分钱一包的滇红,对茶食倒是特别在意,那时吃的东西少,平时又舍不得花钱买,只有在办喜事的时候,主人要体面一下,硬着头皮到城里买几样茶点,人们趁着喜事饱饱口福。在茶食中我拣云片糕吃,一片一片薄如纸,淡似云,微甜,散发着果仁香,不仅口感好,还为接下来的喝酒打好了扎实基础。

客来敬茶是传统的礼节,家里来客人或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往来,不但要备上好茶,还要配上像样的茶食,这既是对来客的尊重,也是体现主人的体面。讲究的人家,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总要备上一些上品的茶食。苏州的茶食在江南是出了名的,每次下姑苏总不忘到观前街上去寻吃头。知堂老人的茶食诗一开头就是“东南谈茶食,自昔称嘉湖。今日最讲究,乃复在姑苏。”姑苏的茶食要数稻香村、野荸荠了,不但美味精致,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传说。

现代的家庭,多经济富裕了,对茶与茶食也讲究起来,什么“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茶品茶食种类繁多,讲究也大,进了茶馆,有时有点无所适从。但喝来吃去,还是觉得喝茶有点糕品相佐,是最佳的伴侣。饮茶醒脑,品糕和胃,提了神,解了馋,还维持着一种体面的礼节,这便是茶与茶食之美了。

本地传统的茶食有糕、饼、糖、果等种类之多,《嘉庆松江府志》记载的糕品茶食就非常丰富,有炙糕、薄荷糕、花糕、蜂糕、百果糕、绿豆糕、柏糕、丁香糕等,真是“糕实云间绝品”。今年上海的特色伴手礼评选出的金榜1号是松江八十八亩田出品的软糕,细巧精美,还有非遗的文化韵味,是云间绝品糕点的传承,不失为一款时尚又清雅的茶食。

时下正值寒冬,寒夜客来茶当酒,围炉夜话,有几碟云间糕品相伴,嘴巴受用,心里踏实,好茶聊不夜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