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让孩子们读一读舞台上的绘本 ARK回归是记忆重归更是文化重塑 大地春常在 因为有你在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1-12-26

大地春常在 因为有你在

——观电影《跨过鸭绿江》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毛时安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一段悲壮的回响着英雄主义的历史年轮。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得了70年安宁和平安的岁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的电影《跨过鸭绿江》,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拳”出击的艰难伟大和让山河动容的牺牲,也让我们感受到作为国家文化主力集团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历史担当。这是近年继《金刚川》《长津湖》之后又一部震撼人心的具有自己独特军事叙事美学追求的影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过江的不仅是一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而是一个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民族!

影片以广阔的视野对抗美援朝进行了全景式叙事。从最高统帅的艰难决策,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历史瞬间,到硝烟散去、最可爱的人光荣凯旋回到祖国怀抱;两年零九个月,东西两线,五大战役,上到彭德怀、李奇微两个世界级的战神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的对决博弈,中南海、莫斯科、华盛顿中苏美三国巨头风云诡谲的战略考量,下抵坑道战士决战的身姿……影片的叙事结构亮点和出彩之处,在于始终突出以志愿军司令政委彭德怀为战争切入视角和叙事核心,从而辐射全景,上可以直达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战略决策的艰难和英明,下可以闻到战场弥漫的硝烟,听到隆隆枪炮,看到前线指战员被战火映红的坚毅的脸庞。全片像一束强光一览无余地掠过人民志愿军的英雄群像,我们知之不多的在敌机狂轰滥炸下修复钢铁运输线的铁道兵,解放战争中起义的50军将士50个昼夜汉江南岸与阵地共存亡的生死阻击,夜行140里血战松骨峰,封堵数十万敌军最后战剩7个战士的38军335团1营3连。这是电影史上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如此完整的全景展现。正是对抗美援朝战争战略、战役、战斗有效的艺术编码,让观众有了俯瞰回望重温这段金戈铁马悲壮卓绝的伟大历史的视觉和人文制高点。

影片以非虚构的纪实书写了人性的伟大。全片内敛、控制,从司令到军长到士兵,真名实姓,个性鲜明,如见其人。所有令人泪下的英勇牺牲的细节刻画,都用不加任何夸张、浮泛形容词的白描,使英雄形象与尽可能真实的战争画面同步,以近乎原生的形态“复活”在我们眼前。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碉堡枪口的黄继光、烈火烧身不暴露目标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的小战士范天恩,在镜头的瞬间,犹如流星真实地划过夜空,把史书上的文字转化成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在历史真实的基座上展现艺术审美的表现力,并由此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真实比虚构更动人,更有抵达、冲击人心的精神世界的戏剧性。现代艺术提倡“零度叙事”。“零度叙事”不是心如铁石,而是一道带着更炽烈情感的白光。

影片洋溢着悲壮恢弘的史诗气质。史诗的美学核心就是闪烁着英雄主义光芒的人性力量。一生穿越在连天炮火中出生入死的“战神”彭德怀多次面对前线血战后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将士老泪纵横,直到最后发出“38军万岁”的电报。人民志愿军把对祖国对家人的全部真挚情感深埋在内心。保家卫国,四个字沉甸甸地烙刻在每一个年轻战士的心头,成为他们视死如归的必胜信念。白雪丹心,胜利高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坚守。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影片末尾,中国人民志愿军番号依次出现在银幕上,那是无数牺牲和活着的“最可爱的人”树立的一座无言的历史丰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