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烟
书法界一提到周慧珺先生,大抵没有几个人不晓得的。她以独特的“周体”书风饮誉书坛数十年,海内购藏者甚众。所书字帖就刊行数量之巨论,近世以来无有出其右者。她的书法具有极高辨识度的面目特征,令人一望便知。
数年前,“周慧珺从艺六十周年大展”的举办,让世人更加全面系统地领略了不同时期周氏书法的风采,一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轰动”在先生来说,实无心求之。誉之者向来不乏其人,理之常然;毁之者于先生来说,已是闻之则喜。得失在心,先生拿捏得死死的,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心态、一种智慧。先生言语不多,甚或多有讷而不言之时,但那种谦和淡定、从容泰然的长者之风,凡与其过从者都是易知的。如若进一步亲近熟知先生,当会对这样一位不善言谈的当代书法名宿的内心世界与艺术见解《周慧珺谈艺文综》报以钦服之叹。
以逻辑思辨能力、文字严密整合为基础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无疑是当今书法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回归书法本身或许才是书法发展真正有效的手段,一切见解与修为,终究还是要以实际的呈现为切要。口吐莲花、著作等身的书法理论家,不一定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实践者;而一位成就斐然的书法家,定然是有着坚定艺术观念与艺术持守的。虽然对于理论的阐发或非是长篇大论、广引博征,但那种从实践体验而来的自得之言实具邃密之功,最为切实。周慧珺先生并非书法理论家,但基于实践由衷而发的文字与言论,却有着非凡的知见厚度。这些文字与言论,或以文章形式发表于报刊,或以教程方式形诸图书,或以讲座访谈之机阐发所得,或以评介他人书法之时透露见地,形式多样,不一而足。这些文字与言论对于走进周先生的书法世界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周慧珺谈艺文综》便是将能体现周先生学书思想的不同形式的散论,分门别类编辑而成的一本有价值的图书。
书中收录的《学书琐语》发表于1981年7月《书法研究》第六辑中,文中从实际出发,将书法的一般常识性问题做了简明晓畅入情入理的表述,尤其对“中锋”“侧锋”“偏锋”三者的比较说明,见地透脱,尤为高识。将“侧锋”用笔归为“属于那个‘不常’的情况”的“中锋”之列,读来使人豁然开朗。在论及“侧锋”“偏锋”之别时,先生说“前者是用力贯于锋端,后者是用力滞留笔根”,以理性的语言将实践过程中的刹那感知一语道破,令人拍案叫绝。没有切实的功夫,绝难说出这样的见解。周先生始终坚持用笔为书法的核心,而这核心的根本就是中锋用笔。数十年她都是在践行这样的书法观,言参行证,达至她今天的书法高度。在书中提到的不同的谈艺场合,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观念的秉承。至于如何临摹、如何汲取古今名碑名帖的营养、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与创作面目,皆有所论及,读来定当有所益助。
一位有历史责任感的书法家,定然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与局气。周先生执掌上海书坛期间为海派书法的发展倾心竭力,为追踪海派先贤大师的脚步,立足自我,思谋海派新一代书坛力量的发展,举办展览、出版图书、召开研讨等一系列举措,为海派书法的振兴不遗余力。本书中收录了一系列先生的讲话稿、展览序言、访谈录等,从中可以窥探先生的高风与卓识。
不务虚谈,向实处行,言之有物,考之即彰,这是令人信服的谈艺所应当具有的底色。《周慧珺谈艺文综》本身所蕴含的朴质自然的文字特性,大抵是能够让读者心生欢喜而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