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的“亲民”,自创刊以来就凸显在对漫画这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的高度重视上。它吸引了画家黄永玉“追星”张乐平;它让作家施蛰存深深思考其内涵与延展;它在1982年晚报复刊之时就探讨了漫画肩负的社会责任……
中国漫画看上海,上海漫画看晚报。
漫画,诞生在上海。诸多漫画界的“第一”都与上海息息相关。上世纪80年代初,新民晚报老社长赵超构听说“美影三剑客”徐景达(阿达)、王树忱、詹同渲(詹同)想办漫画刊物,立刻找到了浙江老乡、“三毛之父”张乐平。
1985年8月,《新民晚报》第一个子报《漫画世界》画刊正式创刊。编辑部就在《新民晚报》九江路旧址的电话机房隔壁。当时在家画漫画的小青年郑辛遥,是编辑部为此特招的唯一的“专职编辑”,但他背后的编委会却阵容强大:张乐平、特伟担任正副主编,“美影三剑客”以及叶冈、田遨、杜建国、徐克仁等担任编委。漫画界的“梦之队”还包括远在北京的华君武、丁聪等名家……华君武还担任了《漫画世界》的第二任主编。
此次,“喜爱上海的理由”漫画艺术大展特别设立了“新民晚报的漫画家们”专区。纯白的展厅里,悬挂上一幅幅曾经在新民晚报工作过的漫画家的近40幅画作,展现了亲民的新民晚报和亲民的漫画之间的共融。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