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杂草 诗三首 安福路某处南眺(油画) 疏野 琴心剑胆周慧珺 装在口袋里的世界级金奖 沐雪徜徉者
第20版:夜光杯 2021-12-28

装在口袋里的世界级金奖

蓝娟

朴实的口袋和荣誉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前不久,复旦院士提着布袋领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照片引起了热议。几乎在同时,我曾经写过的一处口袋广场也荣获了世界级建筑金奖。

把大奖装进口袋里,“永嘉路口袋广场”藏在徐汇天平路街道一隅。其建筑师庄慎评价为:我迄今为止设计的建筑中被使用得最好的一个。

永嘉路位于上海老城核心地区,周边分布着众多老住宅及旧改案例。街道的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体——天平邻里汇,其主院就是邬达克设计的老建筑。在原本过于密集的空间下,居民需要一个介于公共和私人领域间的活动场所。通过对当地原本存在消防隐患的两排旧里置换改造,口袋广场应运而生。

看似稀松平常的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何以能够获此殊荣?同为建筑师的师兄曾说过的一句话在我脑海适时飘过:“人的价值一旦放进来,就可以倒过来影响这个环境。”

永嘉路口袋广场或许就具备这样的气质。

每一个慵懒的午后,永嘉路口袋广场都是居民和宠物所共有的。他们三三两两地在空地上玩耍或休憩,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恩宠。而广场上随处搬移的渔夫椅,则是居民自筹来的。“可以挪动椅子,跟着阳光跑。”协助打理广场同时也是这里一家咖啡店老板娘的小棋告诉我。说这话不久前,她刚刚向居民发出“椅子不够了”的提醒,就得到了热心居民的赠予。口袋广场似乎成为了居民们社交和共有的一种体验环境,他们共同拥有,也共同维护它。就连广场上的宠物,也能分享居民和咖啡馆工作人员的友善——他们一起照顾、喂养它们。

曾经,一位日本的建筑师对北京胡同里居民共享的椅子感到过不解:“虽然椅子是居民废弃的,放在胡同里共用,但你不能搬走它。”流淌在中国居民血液里的里弄情谊,似乎在口袋广场的渔夫椅上得到了相似的体现。事实上,不仅永嘉路口袋广场本身由城市旧地块置换更新而来,口袋广场深处的口袋咖啡也由一处旧工厂改造而来,并逐渐成为了居民所渴望的城市肌理。

口袋广场深处的口袋咖啡通常很安静。和你坐下来一起喝咖啡的,常常是穿着朴素来叙旧的居民,或者来谈事业的外籍友人。这和诸多网红咖啡馆的风格大相径庭。因为定位于居民服务,店里的食物和咖啡都以饱腹、平价为主,现烤的花生酱吐司简单但异常香甜,是我每次来的必点品。“有专门学过烘焙,但最终还是将拍板权交给了居民。”口袋咖啡的选品、店主、风格,似乎都将“融入居民生活”贯彻到底。老板娘小棋衣着朴素,一身棉麻的黑色连衣裙包到脚踝,而她雇佣店员的标准也以人情味为首要考虑因素。

对于小棋而言,选择经营口袋咖啡店,也离不开人的要素。舍弃广告公司高薪选择沪漂开设咖啡馆,小棋却在首次创业时碰壁。“后来老客户帮忙牵线认识,来到了这里。”小棋说。而一旁的居民端着咖啡杯,对于小棋经营口袋咖啡这件事,评价为:因为责任。事实上,口袋咖啡的业务不仅仅是售卖咖啡和食物,广场的文创活动或日常维护,都是她工作的一部分。而这,或许也是小棋“报恩”的一种方式。

广场上偶尔会有一些博主带着摄像机来拍摄,这个时候不管是居民还是咖啡馆工作人员都会出面提醒。“媒体或者个人公益可以,但商业拍摄则需要经过许可才可以进行。”口袋广场,似乎已被视为公共的乐园。

走在桥上领略桥曾经的历史、观赏桥的景致,展望桥的未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