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广告 申城小学生爱心寒托营来了 看儿科门诊家门口就有 敞开大门的植物园更美了 在人民广场放飞足球梦 “新民”小燕再起舞  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3版:上海新闻 2022-01-02

“新民”小燕再起舞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复刊40周年纪念版引发满屏“回忆杀”

2022年元旦,《新民晚报》复刊40周年,为读者送上特别礼物——以“老晚报”经典版式编辑的纪念版特刊,精选60多篇社会影响较大的稿件,见证上海改革开放的可喜变化,向风雨同行的读者、作者朋友和新民报人前辈、同事致敬。

特刊引发众多网友热议,不少人的记忆重回40年前的元旦——网友“聚星里2号”在市百一店门口,惊讶地听到卖报声,立即买了一份。“那时老婆还是女朋友,我说婚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订晚报,1983年5月如愿了。”

同样是那天,“冬”早早站在窗边等待邮递员,就是等这份“有温度的、期盼已久的《新民晚报》”。“每天下午买晚报,偶尔错过,会懊恼一天。”网友“周敢当”回想起来,依旧感觉“很神奇”。

看到如九曲桥般的经典版式,如老友重逢。读者的热爱,融在真实生动的细节里——偏爱副刊“夜光杯”的“国情研究员”,儿时在江苏徐州就爱读《新民晚报》,因为有故乡上海的丰富信息,还喜欢收集版面“题花”;古典乐爱好者“安平”每次读到晚报的乐评都格外激动;“陆伟农”把“世博名片”连载汇编成192页剪报,保存了十多年;“沈”为22岁的外孙女珍藏了每年生日的报纸;“我收藏有40年前《新民晚报》的试刊号和复刊号。”网友“张立”短短一句留言,将“骨灰级读者”的身份炫耀了一把。

每天看《新民晚报》,是许多人的生活方式。老读者孙霞琴和王国章都提到了“成长”。“晚报的稿件始终喜闻乐见,只因‘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宗旨没变过。40年来,伴我成长。”

复刊以来年年订报的“夏超骏”,在特刊里又读到喜爱的“不拘小记”专栏,送出精辟点评:“秦绿枝谈京剧、评弹,多切中肯綮;张林岚的‘月下小品’言简意赅;文体报道也是晚报强项。”“徐慎巍”和“阿关”点评时,引用了那首脍炙人口的童谣:“新民夜报,夜饭吃饱,看好夜报,早点睏觉……”“岛上市民”则在评论区喊出了新口号“新民晚报,上海符号!”

有网友兴奋地留言:“好喜欢这种年代感!想打印出来贴在手账本上。”更多结缘新民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表达支持——90后读者黄罗成感慨说,特刊既关注时代发展进步,又关心百姓急难愁盼,体现了《新民晚报》为民分忧的特色。

“我订报十多年,家人每期必看。”初二学生陆星佳读报前,先浏览了微信版特刊,对精致编排印象深刻。“纪念版的许多新闻蛮有趣的,有些事情虽小,但以小见大,很贴近生活;副刊文章也比较优美,对我写作文有帮助,希望在新媒体时代能有更多新创意和新玩法。”

特刊选登了赵超构40年前写的《暂别归来》,文中将《新民晚报》比作饱历风霜的老树,“终于重发新枝,绿叶成阴……”缘结新民,不忘初心,共向未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期,我们仍谨记老社长的教诲“永远不要脱离人民的生活”,老树定将枝繁叶茂,而那只栖于屋檐下的春燕,未来也定能继续翩翩起舞,衔一个个紧贴民生的融媒爆款,以全新姿态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