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看蚂蚁搬家(剪影) 古人眼中的书法美 雪中饮酒 长距离骑车 十指连心 永陵
第20版:夜光杯 2022-01-07

永陵

俞果

成都西门外,有一座建在地上的皇陵。这座有千年历史的陵墓,是五代十国时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墓,史称永陵。为区别于清永陵,又称王建永陵。

二十多年前,我的同学李伟(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曾陪我去过。印象中有一扇镶嵌乳钉的大红宫门,游人稀少,乏善可陈。听说以前这里是个没有人管理的乱土堆,毫无皇陵之尊。

今天的永陵,早已没有了陵的肃穆。茶寮酒肆,市声喧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坐在茶楼上,瞭望永陵,真有举盏邀王建的遐思。

永陵真的很奇特。它是一个地穴式建筑,陵冢九层,地下四层,地上五层。地宫呈纵列式券拱顶。券拱应为罗马建筑特色,何以成为永陵结构?甚奇。陵墓是内石外砖的砖石构造。平面布局分成前、中、后三室,全长23米多,最宽处6米,最高处6米。

棺床在中室,上置棺椁。按周礼规格,五重棺椁。棺床四周雕刻有“二十四伎乐”浮雕像,以及十二位抬棺力士半身圆雕像。这是永陵文物、艺术价值的精美所在。

二十四位乐伎有击正鼓、齐鼓、羯鼓、答腊鼓的,也有吹箫、吹笙、吹贝、吹叶的。辅以琵琶、箜篌,舞伎者中有的旋出雄捷的健舞,有的曳出轻盈的软舞。

1940年,抗战时挖防空洞才发现此墓。后经当时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冯汉骥证实,这是王建的永陵。原先陵园神道两旁的石幢、石人、石马等早已荡然无存。此墓在永陵早年即被盗,王建遗骨及随葬的金银珠宝也不见踪影,只剩一些石雕、铜饰和券额上残存的彩画。历经千年风雨,彩画依然色彩鲜艳,可知当年地宫是何等的华丽、辉煌。

唐末黄巢义军进攻长安。依惯例,唐僖宗向四川逃跑。王建因保驾有功,升任刺史。后攻占成都,称帝建国,史称前蜀。王建父子踞蜀3 5年,其时战乱甚少,文化兴盛,人文荟萃,所以王建墓中留下了不少艺术珍品。除了5 1简的“哀册”,更有王建的七套玉大带,精美绝伦。

除了成都永陵,国内还有清永陵、西魏文帝永陵(在陕西富平县)。成都永陵为国家重点文物,富平永陵为省重点文物。有一个民间传说,文帝安葬时,平原公主送葬,不幸暴死陵前,即陪葬陵侧。当地乡俗由此认为,姐妹为兄弟送葬是不吉利的。

永陵据说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自古中国帝王对身后事是非常不自信的,怕后人盗墓,甚至怕后人鞭尸。于是才有了厚葬深埋的传统。汉代的“黄肠题凑”葬式,那简直是让盗墓者无从下手,知难而退。最典型的应该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据考古学家证实,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不止七十二座,实为一百三十四座。七十二乃一个概数。

迷魂阵摆到这步田地,也够荒诞的了。活着是奸雄,死了也诡诈。

那么,王建的陵墓为什么要建在地上呢?布达拉宫灵塔殿因为有藏传佛教这一“政教合一”的特点罩着。王建丝毫不具备这个条件。那他是怎么想的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再三细思这前蜀皇帝的幼时经历,乃屠户、盗驴、贩私盐的“贼王八”(排行老八)之徒。以蠡测海,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格局不亦小乎。以藿食者之身享肉食者之名。我也算是想多了。

与这前蜀皇帝王建同名同姓的,还有一位唐朝诗人王建。他们同辈人,诗人王建略长,进士、大臣。他有一首诗,妇孺皆知:“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两个王建,都是河南人。

与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相比,永陵在成都的名声不大。唯一可以称道之处,就是它是一座地上皇陵。有的人尸未腐名已朽,有的人墓木拱矣,尤可感叹。永陵,让王建驻足人间。于千年历史或许是柏梁余材、武昌剩竹,毕竟差堪告慰,也算应景。

永陵石床四周那“二十四伎乐”群雕,仿佛一个古代的交响乐队。目睹此景,耳畔响起“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的繁弦妙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