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震霖
“让我拍好这个菜,再动筷子……”这是眼下常在席面看到的新奇一幕。
尽管有的食客看到形色俱佳的菜肴已经在咂嘴舔唇,可还是忍不住满足手机“先吃”后,才开始食指大动。
不知从何时起,社交网络上竞相在晒美食照片,蔚然成风。那些刺激味蕾的“九宫格”充满诱惑,不但显示对甘脂肥浓的珍馐无穷回味,更多的是想在社交圈秀一下酌金馔玉的体验。
但是多数食客用手机拍摄的膳食画面不敢恭维:要么构图欠缺,要么色泽失真,要么角度不当,使原本美感十足的山珍海错黯然失色。
美食摄影或者叫膳食艺术摄影,可以很复杂,也可极简单。笔者以为用手机拍摄可分“餐桌即兴拍法”与“简易摆布拍法”两类。掌握好其中拍摄小诀窍,更惹人吮指垂涎。
“餐桌即兴拍法”如本文开头所写,在生活中最常见。首先关闭手机的闪光模式,不然会使菜品的色调要么冷艳,要么出现一坨白的光影,丧失肥鱼大肉的鲜腴意味。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或者美食模式,能把有些浓油赤酱的菜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洋溢着宴会温馨而又热烈的气氛。
拍摄一定要注意黄金角度,依据不同食物灵活掌握高低。通常采用四十五度和六十度角左右(如左下图:鱼子酱煎蛋),从菜肴的侧面拍摄为宜,形成非对称画面。盘中美食的构图可以局部也可全部,避免周边杂乱的盘碟干扰画面。西菜食物多数摆放在较浅餐盘,若需体现装盘的美感,可采取九十度垂直从上端拍。在刻画鱼鲜肉腴的肌理和质感时,就以零角度平行拍其截面也未尝不可。
还有一类比较浪漫的野外用膳或露天烧烤等,记得把美食与周边自然美景装入同框,也别有情趣。
“简易摆布拍法”则不那么随意,强调美馔讲究装盘(如左中图:白灼红鱿),富有情调,充满食欲。再比如“花雕大头虾”(如左上图),是笔者放置在窗台上拍摄的,它巧用户外的夜晚黑色作为背景来映衬红润的大虾,既可体现烹制的厨艺,也颇符合某些膳堂推介的需要。
“简易摆布拍法”可借助自然光,也可专门搭设人造光。拍摄尽量使用小支架增加稳定度,使得手机感光度和光圈都能调至最低位,以取得理想的景深和饱满的色泽。当然,根据情况也可用大光圈将陪衬物虚化,强化食物镜头感,然后对菜盘稍加摆设、点缀乃至加衬背景等,并注入一些广告表现技法,都可烘托美食渲染效果(如右下图:蟹肥膏黄)。
有兴趣的话,再放些筷勺刀叉、碎花翠叶、蘸碟酒盅等小餐具作搭配,以提高厨馔的档次与格调。抓取动态的瞬间,比如流动的淋汁,切入的刀叉,升腾的干冰等特写,都是美食艺术摄影的常用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