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农
薄薄的书,就像午后的小点心一样可爱,一口吃完,尚有回味,想再吃却没有了。味道之好,就好在这里。从前很多书都是薄薄的。古籍也是如此,本来很多一卷册子不过几十页,装订起来自然是轻巧得很。譬如手头一册《南宋古迹考》,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一版一印,全书163页,书脊厚度不过5毫米,定价0.59元,内含《南宋古迹考》《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游船录》《游船续录》等5种书。这等书,于读者实在是便利,出门去找朋友喝茶,或去上班,携一册这样薄薄的书,等公交或上了地铁都可以展卷一读,既不累手,揣在衣兜里也不坠沉。
日本多年来还流行口袋本,也叫文库本,书的开本乃比手掌略大一点,飞机上常见读者展阅这样的书。不过在国内,口袋本似乎一直流行不起来,出版社也不愿为之。国内的书,这几年装帧越来越精美,书也越做越厚,那种薄薄的面目朴素的书日渐稀少。这当然要从好些方面来讲。出版社好不容易出一本书,书号资源占用一个,却薄薄的没有几页,定价也高不到哪里去,就很不讨好,编辑也不愿意做。编辑也是有考核的,按出版的字数来计。书做得厚一些,装帧精美一些,定价高了,码洋可观,皆大欢喜。但是书太厚,出门携带不便,也是两难的事情。现在很多事,比如做项目,一心想做大的项目,想出大的成果,想写大的文章,想搞大的动静,小的种种,都少有人去做,做了也少有人关心,也颇可一叹。
顿顿大鱼大肉,也是会吃腻的,不如来一客不为求饱的小点心、下午茶,在合适的时候也受人欢迎。人们看手机读屏幕,也是越来越短,注意力集中不了太久,愿意读纸书的人也越来越少。前两年,中信出版社出了《企鹅经典小黑书》系列好几辑,每一辑都有10册薄薄的小册子,卖得很不错,这也说明薄薄的书还是很受人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