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邬达克纪念馆
在苏州河边采风
很多人都说,看了马利美术馆的“喜欢上海的理由”漫画艺术大展,找到了更爱上海的理由。据悉,展览将走进长宁区进行巡展,并会增加漫画家特别为长宁创作的漫画作品。昨天,来自长三角的知名漫画家们坐着双层旅游巴士,在长宁微旅行中进行了一次创作采风。
何以爱长宁?这趟融合音乐、非遗、建筑的微旅行让人大开眼界。从上生·新所出发,漫画家们从老建筑的新生开始触摸长宁的文旅脉络。原哥伦比亚圈内汇聚了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大名鼎鼎的孙科别墅是邬达克卖给孙科的,而邬达克本人又在一条马路之隔的对面为妻子和三个孩子重新建了一幢英国乡村建筑,如今成了邬达克纪念馆。
粉色的双层巴士从番禺路一路驶向新华路。新华路上有一条著名的“外国弄堂”,即现在的新华路211弄和329弄,也是邬达克所设计的,如今保留着29幢花园别墅,因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居住着许多国家的侨民,因而得名“外国弄堂”。翻开建筑前的“信箱”,你可以学习到很多小知识,比如西班牙式建筑立面的两座尖烟囱是邬达克的标志性设计,或者圣迭戈风格建筑的特色是巴洛克门斗。
愚园路上不光有网红咖啡馆,更有不少红色印记,比如《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位于愚园路1376弄的亨昌里较为隐蔽,中央机关就将编辑部的地址设在这里。
长宁也可以领略水波荡漾的苏州河,从华东政法大学开始,漫画家们一起领略了由思孟园、格致园、倚竹院、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书香园共同构成的苏河岸线独一无二的“一带十景”。华政段是苏州河进入上海后的第一个大拐弯,年长一些的漫画家回忆起自己童年在苏州河游泳的趣事,如今,印象中那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苏州河终于重生。
长宁路、水城路、天山路、北渔路、虹桥路……长宁的每一条马路都有说不完的故事,看不完的建筑。在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幅铁画《回眸》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走进曲苑,戏台边一支特别的群文团队用印尼传统竹筒乐器昂格隆奏响《雪绒花》,让漫画家们感受到了长宁居民文艺生活的丰富多彩。古北市民中心更是长宁高度国际化的缩影,这个迷你“联合国”里的驿站,竟有“冰墩墩”汤圆的制作活动,让漫画家们在活动的尾声,感受了一把元宵节的暖意。
此次采风活动后,漫画家们将用画笔绘出各自“喜欢长宁的理由”,这些漫画作品将从3月26日起以多元的方式向公众展陈。
本报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