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闻一
电视一开,出现了正在抨击的同一个主题的四帧司空见惯的人物:他们坐在包厢里,胡吃海喝,极尽张扬、铺张浪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蓦地,我就像被枪弹打中了似的,心直往下沉。一幅多年前的画面,清晰地闪现眼前——那是一个春和景明时节,然而,国家正经历困难时期,什么都是凭证配额供应。我刚上高一,每月配给量最高,每天有一斤粮食供应,但肚子整天空落落的,饥饿如钝锯一般如影随形。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在初中毕业就早早参加工作的同学章金元那里玩。那天,他在县城计量门市部当班。玩,是一个借口,其实,我是在等待听马玉涛的歌《马儿啊,你慢些走》。这个小县城,每到中午都会定时广播,那段时间,反复播放的是马玉涛这首歌。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我发现,听这首歌,可以转移我对饥饿的难受感。而章金元坐班的门市部,正对着街对面,那里有个挂在屋檐下的高音大喇叭。
快中午时,例行的广播节目之后,马玉涛开始唱《马儿啊,你慢些走》:“马儿啊,你慢些走……良田万亩,好像是黄金铺就”。马玉涛的歌声饱满,富有激情、声情并茂。我的思绪由惆怅、难受、狭隘转为热情、欢快、开阔;由物质的困顿转为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
这时,门帘一掀,飘出一个红衣少女。是我的高一同学夏芹。她穿一件在当时我们看来很洋气的水红色薄呢中长大衣,模样俊秀的她,白皙的脸上戴一副秀琅眼镜;淡妆,天然样,显得格外文静秀气。
我感到讶然,想不到她会出现在这里。她很有些羞涩地请我吃包子。她将一块新手帕慢慢揭开,里面躺着三个香喷喷、白生生、刚出笼不久的包子。我惊喜莫名。陡然而至的美食,让饥饿难捱的我忘记了必须的推脱客气,居然就给全部“笑纳”了,连那块新手帕一起。
当我清醒过来时,包子在我手中,然而她已经不见了。在与章金元的攀谈中,才知道她是县计量局夏局长的千金小姐、独女。章金元告诉我,他们食堂里最近哪里蒸过什么包子,哪有这样奢侈!他同我一样,每顿都是吃蒸饭,每天三顿能保证做到二三三(即早饭二两米,中午和晚上都是三两米)都不错了。届时,自己拿饭票去食堂打上米,而且是炒米,用尽可能大的器皿去厨房交给大师傅上蒸笼蒸。蒸出来的炒米饭,膨胀如山,但是空的,发明炒米的人忘了“能量转换”这条基本定律,哄得了眼睛哄不了肚子。
再看夏芹送我的三个包子,是用她到了一定级别、又有病的父亲少量配给的进口面粉做的。我知道,她父亲的定量也不高,就像我当小学校长的母亲,他们的月配量还不如我们中学生。我母亲一月的定量只有19斤,还要拿出一斤去支援灾区。毫无疑问,夏芹是忍嘴待客,我这样的享受,相当奢侈。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同班同学,大都南去北往。当我最终落脚成都,即将退休时,在一个落叶敲窗的雨夜,突然梦中惊醒,若干年前那一幕出现在我的梦中。我这才想起,我应该去看望离成都很近的夏芹。通过打听才知道,夏芹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顶替父亲去了县计量局工作。她工作很好,一如她的为人;低调内敛,踏实诚恳,有口皆碑,可惜时不永年,不到退休年龄,就早早去世。
午夜惊魂。我这才发现,在中学同窗,走着走着,猛一回头,倒了一个;再回头,已经倒了一批。英年早逝的很多。究其原因,早年的饥饿也许是其中一个要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14亿中国人普遍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