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东
58集电视剧《人世间》播完了,大家意犹未尽。人们被带到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带到人生的遭遇和经历里,年长的人看到了曾经熟悉的生活,年轻人突然对父辈祖辈们添了认识。这都是《人世间》要达到的效果。
我想得更多的,则是《人世间》从创作到出版、从获“茅奖”到改编成电视剧这一漫长而又不平凡的过程。
在小说《人世间》出版后,梁晓声对我说到过他的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2015年年底,我们从他家里取回小说的第一部手稿,我通读完后表达了明确判断:很有年代感,放心写,肯定会越写越出彩。梁晓声后来说,我们最初的肯定对他是非常大的鼓励:“如果要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写起,那这部小说就完蛋了。”这是原话。
作为责任编辑,我曾在出版《人世间》的过程中,给这部小说定了一个调: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并印在了书的腰封上。后来这句话也被电视剧用来作为宣传语。其实,这部小说写的是七十年,写的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七十年的经历。不过是,笔墨落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他们这一代人走进社会之时。不从这个时候写起,周氏兄妹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没有了前提,也就没有了说服力。
梁晓声的第二个“没想到”是,小说写完了、改完了,他要去忙其他要写的事了:“没想到你们会那么上心、那么投入。”这也是原话。
梁晓声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没有办文学刊物的经历。办文学刊物,真的是很锻炼人。我在《青年文学》做编辑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会:看了一天的来稿,没有一篇看中的,觉得这一天过得特别失败,心情会很沮丧。但一旦看到一篇很不错的作品,一定会眼前一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职业习惯:看到好的东西,定会义无反顾,全力以赴,直到水落石出。这是一种长期的专业训练,考验的是人的眼光和见识、担当和坚韧。把一部书稿由文稿形态转化为出版形态,这里面少不了价值判断、智力投入和专业精神。作品生在作者,养在编者。对一部作品来说,作者和编者的关系,就是生和养的关系。把孩子拉扯大了,才会让他到社会上去见世面、经风雨。《人世间》正是因为有了坚实的文学质地、厚实的现实品质,才为后来的艺术转化提供了多种可能。
《人世间》拍成电视剧,听说有三亿多人在看。梁晓声和我也在看。我们两人时常会在看完当天的两集后,在电话里聊上一会,交流一下。我们就像在打量一位似曾相识的孩子。小说有小说的要求,影视有影视的逻辑。阅读的感受和观剧的感受确实不一样。文学是个人表述,是和单个的读者在相处;与文学相比,电视剧要照顾到更多人的观剧体验。在改编上看得出来,王海鸰下了很大很深的工夫。在小说中,周秉昆被判了12年,梁晓声大笔一挥,12年就过去了。周秉昆走出监狱时,就是2001年的7月5日的上午。电视剧里加了很多的戏。梁晓声还在剧里现身说法。网上有一个调侃梁晓声的段子:梁老师写周秉昆,梁老师判周秉昆,反正是梁老师说了算。周秉昆出狱后出现在发小们面前,剧中出现了一双双关切的手印在周秉昆后背上的画面。什么都没说,但把什么都说出来了。这的确是神来之笔。后来见到导演李路,他说这是拍摄时即兴补上的镜头。看得出他们是多么的投入。
《人世间》从小说到电视剧,一路走来,广受关注,是社会的合力,是共同的加持。这说明原创很重要,出版很重要,获奖很重要,编剧导演演员很重要。还有更多的很重要。真的是,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