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北京树立了标杆” 从小没见过雪  却成了冬残奥冠军
第14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2-03-07
冬残奥会带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北京树立了标杆”

昨天下午,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主题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召开。会上,国际残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场馆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以及从场馆到城市的连续无障碍环境。为残奥选手加油,让更多残疾人能接触体育,这将是北京冬残奥会带来的更深远的影响。

尽管比赛仅仅进行了两天,但北京冬残奥会的种种细节已让外国专家赞不绝口。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举例,在往届冬残奥会中,残奥高山滑雪赛场的无障碍往往最具挑战性。而她认为,北京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赛场是非常令人赞叹的。“比如媒体流线,即便使用轮椅,记者们在混合采访区也会感觉非常安全,这里的混采区是我见过的最无障碍的。”

根据残奥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实际需求,来确保设施和通行的无障碍,这是本次冬残奥会的一大举措。在雪上场馆,组委会设置了无障碍打蜡房和缆车系统,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增设防滑安全措施。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透露,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所有场馆,均同步考虑了无障碍设施的赛时和赛后的双重需求,旨在为场馆和城市留下更多的无障碍遗产。

更好的体验来自细致的准备,北京市残联副主席郭旭升透露,为了更好筹办北京冬残奥会,他们组织了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和专家组成的2000人的无障碍体验队伍,前往冬奥场馆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体验,其中冬奥场馆的体验超过1万人次。

有形的奥运遗产已经形成,无形的奥运财富也已显现。举办冬残奥会,除了硬件的无障碍,另一个重要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罗德里格斯感慨:“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树立了标杆。”

中国以2022年冬残奥会举办为契机,促进主办城市无障碍环境提升。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透露,“我们正在组织编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中国方案,将总结展示冬奥场馆无障碍建设成果,并作为冬奥遗产,为推动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示范参考。”

特派记者 厉苒苒(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