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三言两语记 守望春天(摄影) 情人的盘子 阿茂与车 酥萝卜干 闲话“经理” 垂柳钓春
第13版:夜光杯 2022-03-26

阿茂与车

赵韩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经历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我正和阿茂读初中,一个班级。那年月,有一辆自行车不是简单的事,我们班里,上下学几乎都是走的,唯阿茂有自行车。我们一大群红领巾走到离校半站路的六号桥时,阿茂才不紧不慢地骑车赶上来,向大家招呼一声,扬长而去。但他这个扬长而去,比我们也快得有限。因为他这车很特殊,骑不快;若要快,得拼命踩。车是为装重物而设计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传动比,几乎不到1:1,很能负重,能上极陡的坡、桥。平时速度则远远及不上凤凰、永久——那才潇洒飘逸。

阿茂的车是他爸爸设计和自行拼装的,结实无比。车身乃自来水管焊接,钢圈、车胎均为重磅,辐条钢丝用最粗号。车后的书包架由造房子的螺纹钢弯成,可承受两三百斤重量。阿茂家在农村,家里还养了奶牛。这辆自行车要驮装青饲料,要运输牛奶,有时还要到镇上收集泔脚……不结实哪行。运输的任务由阿茂承担。十几岁的阿茂是我们班上最辛苦的,我常见到他于薄暮里,还在田埂上骑车掠过,车两侧青饲料堆得高高。

阿茂的车和车技,每年能在校运动会的一个专项上获奖,这是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那就是特色自行车比赛。比的不是快,而是慢,且越慢越好,只要不倒下来。阿茂每次都是冠军。那些平时威风八面的凤凰、永久,在阿茂的“坦克车”前,纷纷败下阵来。阿茂的这块金牌,是我们班在校运会的保底品牌,压舱宝贝。这块出色的金牌,使阿茂迅速入团,百分百通过。

“文革”里,我们毕业了,分手了。我去了农场,阿茂就地插队。有一次我回浦东探亲,到市区有事。在市轮渡码头,极意外地遇到了他。他坐在不停抖动的手扶拖拉机的加装座位上,手扶拖拉机后面则拉了一串蔬菜车,足足有四辆,简直像一列小火车。他和我一样,脸色因田野的风、每天晒阳光而红里带黑。他的几辆菜车上,满筐的青菜落苏和熟而饱满的本地番茄,要送到市中心西藏路的一家菜场。他豪爽地拍拍身边,招呼我坐下:“坐我的拖拉机。”拿了两个番茄让我吃。我们过了江,一直开到西藏北路。那时候这种手扶拖拉机专列,市中心居然也照样放行,真是有趣。

世事茫茫,几十年东奔西走,我和阿茂失去了联系。最近他在订阅的一份报纸上读到我的文章,马上联系到报社。令人尊敬的编辑老师热心地给了阿茂我的手机号,阿茂和我联系上了。我们感慨地吃了一顿碰头饭。昔日少年,而今霜鬓。

退休的阿茂,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接送外孙女,包括上下学和各种兴趣班。他女儿是位成功人士,为阿茂买了一辆奔驰。而阿茂在改革开放初就为乡镇企业开大卡车和面包车,有各种驾照,彻底告别了手扶拖拉机。

前段时间他发来微信,说是组团自驾,到西藏游。他们到成都,经雅安入藏。由G318、G214、G317国道,兜了一大圈,拜谒了著名的布达拉宫。他还发了穿过二郎山,经过海拔4281米的熊宗卡,以及尼玛贡神山、世界高城理塘的照片,太雄奇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