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跃辉
暮去朝来,我已在三个单位工作过。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高大的厂房、巨型的龙门吊、漂亮的办公大楼,而是那些长年累月、埋头苦干的“拉车的牛”。
十多年前我在船厂工作时,认识了一个被大家公认为“拉车的牛”的孟师傅,几十年来勤奋工作,从不懈怠,过年过节也常常是在加班中度过的。
“拉车的牛”是义无反顾的前进键。孟师傅追求的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修理技术炉火纯青,解决了别人解决不了的许多难题。大家都不希望他退休,觉得他在,仿佛在车间里就多了一根定海神针。但这些年他太辛苦,该好好安享晚年生活了。
退休前一天,班长说:孟师傅,这一辈子,你付出得太多太多。明天,你无论如何不要再上班了,安心休息一下吧。他笑笑,还是像过去一样按时上班,一刻不停地忙碌。品德、境界、格局在“拉车的牛”身上都被诠释得淋漓尽致。不论哪个单位,有了这样“拉车的牛”,就会有摧城拔寨的能力、摧枯拉朽的实力、逆势上扬的高招、逢凶化吉的好运。所以,每到一个单位,我就特别关注每个部门有多少像孟师傅这样“拉车的牛”,打心眼里敬重他们。
奋进新征程、不负明天梦是“拉车的牛”一心一意落在实处的走心梦、勇立潮头的踏浪行。其实,我们办公大楼里每个部门都有不少这样“拉车的牛”,罗工就是。他常常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工作抢着干。半个月前,他参加海上试验,汹涌的浪冲向甲板,他全身都被冰冷的海水打湿了。这样下去太危险了,试验总指挥命令他马上进舱,等风浪小了再试验。罗工也知道风浪太大了,拴在他身上的安全带也不一定保险,但他更清楚,只有在风浪大的情况下,检测出的数据才更可靠。为了以后舰船的性能更好、战斗力更强,他必须冒这个险。做完试验回到舱,他冷得几乎要休克。关键时刻冲在前,就是“拉车的牛”一贯的作风。
“拉车的牛”,付出的是艰辛,奉献的是忠诚,体现的是担当。“拉车的牛”,就是大山、大海、星辰;“拉车的牛”,就是比山高,比水长,比星辰更亮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拉车的牛”就是我们的发展之基,更好上天、入地、下海的底气,建设更强大中国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