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深股市高位震荡,符合我们上周给出的“多空进入相持阶段”的判断。其中,上证指数周三冲高3358点,下半周震荡回落,报收于3300点一线。从目前看,行情属于强势震荡,多方仍占据主动,震荡整固后有望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展开下半场。
首先,本周A股之所以强,一是海外市场纷纷大跌,美股道琼斯指数在高通胀、急升息影响下大幅回撤跌破30000点大关,纳斯达克指数跌幅更大,影响全球市场普遍蛰伏,而A股则走出独立行情,持续冲高震荡,反差明显。其次,由于近期A股持续反弹,技术指标居高不下,短线超买,但行情表现仍然强劲,该跌不跌,多次以盘整震荡代替回调,令不少技术派人士追悔莫及。三是本周二的大V型反转走势。当天早间由于外围暴跌,影响沪深A股低开低走,叠加自身技术调整要求,一时间短线看跌成为共识,但下午随着证券板块“旱地拔葱”,硬生生把大盘“机头拉起”,由绿翻红,并以全天高点收出中阳线,显示多方欲罢不能,控盘力强劲。
其次,从目前看,虽然下半周大盘震荡回调,有所反复,但总体上仍呈强势。一是技术指标都已经开始向下修正,但股指拒绝大幅调整。周四上证指数虽然下跌,但深成指以及“双创”指数都是翻红,个股也是3:2涨多跌少。周五更是在海外愁云惨雾之下低开高走,再收中阳线。二是从调整诱因看,“风向标”板块券商股因龙头品种冲高回落大跌而出现走弱回撤,但风光锂电等新能源赛道股迅速接棒走强,及时稳住市场,稳住资金。三是从抛盘性质看,主要是前期拉升板块的获利回吐,是进二退一甚至是进三退一的正向循环,而非止损盘、割肉盘的挥泪离场,两者性质不同,决定短线震荡的未来趋势。
展望后市,短线市场仍有震荡反复,持续消化整固,而中期趋势继续稳中向上,逐渐进入阶段性反弹的下半场。从短线震荡的原因看,一是本周三沪深日成交量接近1.3万亿元,创近期新高。由于6月底资金将面临周期性偏紧,因此从量能角度看难以持续放大,需要缩量整固。二是领涨板块中的龙头股光大证券曾出现5个涨停,下半周因消息而大幅回撤,作为本轮反弹的旗手,能否重振雄风,还需要拭目以待。三是外围市场确实很弱,较为动荡。美联储大幅升息后,全球金融市场都在与之协调“对表”,包括中美国债之间的息差以及人民币汇率等,或将影响海外资金流向,需要短线观察。
至于中线继续乐观,一是目前行情非常强势,欲罢不能,盘口信号明显。二是经济基本面好于预期,为多方“空中加油”。例如本周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失业率、社会消费、外贸进出口等都有改善和好转,好于预期。三是从时间窗口看,7月下旬起上市公司中报进入披露高峰期,此时投资者需要避一避,毕竟上半年疫情防控和欧洲地区冲突对经济基本面有影响,而目前到7月中旬的业绩“空窗期”,或将是本轮行情下半场的最佳时机。
申万宏源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