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重又端起饭盒 忆昔黄石游 有一种爱 日就月将 远去的绰号
第13版:夜光杯 2022-06-30

日就月将

图一 京(甲文)

图二 尤(甲文)

图三 就(甲文)

图四 就(金文)

图五 将(甲文1.2)

徐梦嘉 文/图

日就月将,语出《诗经·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小文解析就、将两字。

就,京、尤搭配。

京,甲文(图一)城楼的形状,上部尖顶楼层(侧视,如描绘古代房子外形的宝盖头字,家、室、宫等都是侧视图,容易表现)。下部是城墙与城门(正视,外轮廓共用)。人类文明发展,农业人口迁徙聚集形成城市。为便于管理,护卫着一方领域,抵御外来入侵,统治者在城市四周筑围墙,围墙的出入口建起有瞭望等设施的城楼。旧时神州大地各地都能远远看见高高的古文字“京”形城楼。京又衍义指国都,《诗经·下泉》有“念彼京师”语,京师便是先人对国家首都的称呼。

尤,《说文》:“尤,异也。从乙,又声。”其实“又”不唯表声更表形义。此字始见于殷商甲文(图二),又(手)上加一短横,有观点认为:这一短横指手臂长了疣,是疣的初文。还有观点:手上多长一指。赘疣和多指是人体多余的、不正常的,故有过失义:效尤。进而怨恨义:怨天尤人。疣和多指是突出于手的,又引申为突出、异常、特别,进而是格外,尤其等义。但笔者认为尤的构形是两手(又)的合体。人郁闷时精神恍惚手在抖动,状如两手,并带出数义;抑或手的“特别”应指能量大,一手等于两手。

现在谈“就”,《说文》:“就,高也。从京、尤。尤,异于凡也。”“就”有近20种义项。甲文的“就”(图三)无尤,是叠京构出,强调城楼的高。金文有一款叠京加“能干手”尤的就(图四),表示能工巧匠们在建造高层“京城”。古字中还有此“能干手”在单“京”楼顶上施工忙碌的构形,两“就”字形的义理一致。如此构形,直接引申出了就的靠近义:迁就、就着灯看书。开始义:就位、就业。完成义:成就、功成名就。

将,爿、夕、寸搭配。

此字有jiāng、jiàng、qiāng三种读音。笔者稔究识定:“将”并不是历来所解析的手(寸)持食物(“夕”肉)照顾卧床(牀,“爿”右床面,左床腿,为造字美观床竖置)病人。两款甲文“将”(图五)描绘了远古祭祀场景。1.“爿”(要躺平)借指高档的祭台(或祭坛),面上放肉类祭品;2.双手(两又)在摆放祭品。金文将略去双手,爿、夕加表示酒的酉(酒坛形),还有美酒祭祀,酱也,为将的后造字。把祭品放在祭台(坛)上的“将”,此操作动作分别引申出将字的“就要、快要、把、拿、捧、取”等义项。亲自监督参与摆放祭品的“将”当是祭祀的领军人物,于是“将”后还衍义为名词,即战争时军队的将帅。

由于“将”呈现高档的祭台(坛),可以推断与之相辅相成的祭品肯定丰盛。因而“将”还有了契合场景的“高端”义项。《诗经·我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我将我享”,专家译文是“我把祭品献上”,“将”被译作“把”不能准确地表达祭祀者恭敬虔诚的心境。故此处“将”要作奉供义解(享则是献享),和双手捧禾谷祭祀的“奉”义通。笔者腹笥太俭,试译“我将”句:“我(周武王)奉上祭品献給神灵,祭品有羊有牛,祈求神灵护佑周国。”句中具体道出与“将”对应的丰盛祭品就是“高大上”的全只羊、牛、豕(略)等三牲五鼎。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求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方能铢积锱累,日就月将,有所收获,缉熙于光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