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成立 发挥优势携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全方位展示科创力量科创成果 科普,要学会共情和适可而止
第2版:要闻 2022-08-21

科普,要学会共情和适可而止

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我们家有台电脑,爸爸玩得不错,妈妈不太擅长。每次我放假回家,都被妈妈拉着教电脑。我很好奇,为什么不找在家的爸爸。妈妈说:‘你爸根本没耐心、没条理也没能力把如何操作电脑讲清楚。’”在昨天下午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科普红人大会上,“混子曰”创始人,被称为“混子哥”的陈磊的亲身经历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兴趣。

在“科技传播”为关键词的大会上,为什么要分享这样一个故事?陈磊接下去又讲了个“见怪不怪”的现象。班里学习有困难的总喜欢找班里学习好的讲题,可往往两人都很挫败——前者不清楚自己哪里不懂;后者对知识早已融会贯通,反而更不清楚前者哪儿卡住了。

这时屏幕分享了一张漫画,两个腿有毛病的病人在探讨病情。“这就是我认为科普的第一重要品质:共情!”陈磊加重了语气,“做科普要尊重读者的每一个认知习惯和知识结构”。

他说,拥有了共情能力,就有办法解决读者的痛点,比如在讲历史时不堆砌年代、数字,在讲科学时少说专业术语——因为每一个专业术语都是阅读中的障碍,如果这道障碍没有翻过去,意味着之后所有的科普都是竹篮打水……

“我认为在做科普时,同样重要的,是适可而止。”在陈磊看来,科普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至少不是马上,而是要让大众多知道“一点点”。

他举例说,疫情下,如何向村口嗑瓜子的大妈解释,新冠病毒为何这么容易变异。如果是专业人士,或许会说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单链结构”“缺少对RNA复制中碱基配对错误的校对机制”这样一套套的科学术语,可大妈听后能理解吗?答案显而易见。

“我们会把病毒比喻成一个部门。DNA病毒好像部门有两位领导,能互相牵制——这就意味着部门有新想法的时候,并不容易实现;而冠状病毒则不同,部门里只有一位领导,有新想法时部门能马上去实践。”在陈磊看来,面向大众的科普做到这一步,就足够了。

当然,也有人质疑,科学这么严谨,这般戏剧化合适吗?陈磊现场用Pad做了两幅漫画——

第一幅画中,有颗又大又红的苹果,挂在一棵高高的树上。树下的人群中,只有一位鹤立鸡群,其他人远远够不着苹果。

第二幅画中,有颗卖相不那么好的苹果,挂在一棵矮树上。树下的人群抬手就能摘到。

陈磊解释说,科普不是要让所有人都吃到最大、最好吃的苹果,科普就是把这棵树修剪一下,把它的品种改良一番,虽然结出的果子不那么红,或许也没那么好吃,但它依旧是苹果,更多的人能够尝到“苹果”的滋味儿。

“浅尝辄止,也要好过在科学面前望而却步。”陈磊说。

在B站,“芳斯塔芙”被誉为传递知识最严谨的科普账号——这个账号发布的每件作品后面,都会列上长长一串参考文献。在科普红人大会上,“芳斯塔芙”的运营者,2020年5月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的唐骋也来到了舞台上。在解释“为什么需要科学传播”时,他表示,民众的认知是个“生态位”,科班出身的人不去占领,就会有骗子去占领;若放任“伪科学”,会破坏学术共同体的公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好些患者看了所谓的科普,跑去医院“教”医生如何开药。“科普的任务不是教化民众,这是义务教育该做的事儿。科普的根本任务是‘占领’民众茶余饭后的一点精神需求‘生态位’,努力把谣言和反智从这个生态位挤出去。”

据悉,随着社交媒体成为科技传播的重要阵地,科普网红成为科技传播新兴力量。科普红人大会让“不刷题的吴姥姥”——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毕导”——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研究生毕啸天等多位新媒体科普网红首次齐聚一堂,一起打开科学魔盒,呈现科技传播新媒体实践真知。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