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年
前一时期搜集战地服务队在奉贤抗战的史料时,获得了未见发表过的田汉写奉贤南桥的一首诗。诗云:“淡云微月嫩寒宵,千里来听乍浦潮,把酒持螯成怅惘,计程明日过南桥。”后注“中秋前数日,经乍浦至南桥,当时与张向华将军及沫若、夏衍豪饮之屋,已被炸毁……汉”。
其中“把酒持螯成怅惘”句,应指1937年10月初,郭沫若等的第二次访问南桥。淞沪抗战中,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部设在南桥,郭沫若、夏衍、田汉曾应总司令张发奎之邀,三次访问奉贤南桥,帮助第八集团军组建一支政工队伍——战地服务队。第一次为8月24日,郭沫若在8月26日、27日《救亡日报》上,发表《到浦东去来》一文,记叙这次南桥之行。第二次为10月初,了解战地服务队在战地安置和活动情况,与张发奎在司令部(今南桥天主堂神父楼)叙谈,夏衍写了通讯“始信人间有铁军——张向华(注:为张发奎的号)将军访问记”,田汉赋诗一首,和郭沫若与张发奎在司令部门前的合影一起发表在1937年10月6日《救亡日报》第一版。田汉诗曰:“把酒持螯咤战云,一时饮者尽输君,浦江两月波涛壮,始信人间有铁军。”并注“偕沫若、夏衍两兄访向华先生于军中,承以肥蟹香酒相饷,并纵谈抗战展望,写此壮之。汉”。第三次10月28日,三人参加了由战地服务队筹办的“奉贤军民抗敌联欢大会”。
“过南桥”一诗未注明作于何年,查《田汉年谱》及《田汉文集》,均无相关记载。后注中所讲的事,据查奉贤史籍,1938年9月18日,几艘满载日军的汽艇驶入南桥,数十名日军登岸后,一路鸣枪开炮,窜到十字街口,立即纵火焚烧,共烧毁包括当时南桥最高档的酒楼“南梁第一楼”在内的店铺和住房116间,屠杀商民4人,南桥最繁华的余庆桥头化为焦土。1938年中秋为10月8日,“中秋前数日”当为1938年10月初,正是日寇纵火后不久。去年今日,淞沪抗战正酣,而今年此日,却已山河易色、满目疮痍,怎不令人十分怅惘。
但查《田汉年谱》记载,1938年10月初,田汉正组织“平剧宣传队”及“抗敌演剧六队、九队”等文艺宣传团体,在湖南衡阳等地宣传演出,怎么可能到上海南桥来赋诗呢?田汉诗中有“千里来听乍浦潮”之句,当时上海已经沦陷,但日军尚未侵入租界,一批进步文化人士,尚在租界“孤岛”内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上海郊县敌后人民武装活动也风起云涌,田汉受组织派遣,赴上海执行任务,由衡阳到杭州、乍浦,途经南桥进入上海,也有这个可能。“千里来听乍浦潮”,从千里外湖南来到杭州、上海,这“潮”既是中秋钱塘江之潮,也是沪杭地区敌后斗争的抗日怒潮。
由此诗可见,田汉在1938年10月初又来过奉贤南桥,冒着生命危险,穿行于日占区内,此诗表达了田汉对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悲愤心情,也反映了他“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的斗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