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元宇宙展区来了“小猕猴” 人工智能专业今年增量最多 未来学校有更多智能“秘密武器”
第3版: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2-09-02

人工智能专业今年增量最多

“AI师长说”探讨AI人才培养最优模式

北京大学图灵班、清华大学姚班、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人工智能博士班、浙江大学图灵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在昨天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天花板”特色班班主任齐聚“AI师长说”圆桌论坛,共同探讨高校AI人才培养最优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已有150所高校建立人工智能相关机构,包括人工智能学院百余个、人工智能研究院70余个;今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专业点中,人工智能专业增加的数量最多,为95个,全国已有440所高校设置AI专业。作为圆桌主持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王延峰抛出这组数据。同时,他也提出了讨论话题——AI特色班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什么?顶级生源汇集,人才培养的成功标准又是什么?

尽管5所高校的“天花板”级特色班汇集最好的生源,仍以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精英化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式。但5位班主任都提到,特班的存在是为了探索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育人模式,而且是可复制推广,为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培养大量多层次人才的最佳模式。

“人工智能是一项通用技术,是知识密集型专业。AI人才需要更长的培养机制,唯有下决心打牢基础,才能进入一种优雅学习的状态,获得更多创新。目前各校正在尝试的本硕博一贯制的方式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充裕的时间,弥补精力和时间上的不足。”浙江大学图灵班班主任、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说。

在本科阶段夯实数理基础也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时间和精力有限,如何平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副院长、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特任教授王杰提出,可以从问题导向的角度来开展教学,从共性应用问题切入,向学生介绍如何对共性问题建模,如何用数学语言严格描述实际问题,再教授如何求解。“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工具用起来,也能感知基础知识的强大之处,更能够为将来面对实际应用问题,调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他说,“人工智能迭代快,前沿热门应用轮换快,唯有夯实基础,才不会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表象感到迷惑,也能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快速投入关键领域开展工作。”

在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人工智能博士班班主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卢策吾看来,从本科到博士其实是从吸收知识到创新知识的“灰度”变化过程,他提出了“目录式”方法,即在本科阶段让学生理解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底层逻辑,以摘要的形式储备知识,奠定认知基础,为未来“AI+X”做好准备。

对于人才培养的成功标准,几位年轻的班主任亦有共识——学生们能够在未来10年到15年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成为领军者,并且回溯成长经历时认为高校阶段对个人发展起到正向作用。

至于学科的未来,大家提出这样的畅想:人工智能学科历经锤炼,或许在将来也会成为嵌入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人工智能带来的思维变革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也是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值得学习、提升能力的内容。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