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明天艳阳天重返申城 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台风“轩岚诺” 去年“安家”临港 今年“追风”首秀 闻“风”而动全力以赴确保城市平稳运行
第2/3版:迎战台风“轩岚诺” 2022-09-05

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台风“轩岚诺”

方翔

风力时强时弱,雨势忽大忽小,台风“轩岚诺”果然是个厉害的“大家伙”。为全力迎战“轩岚诺”,上海公安机关及时启动防汛防台专项应急处置预案;上海地铁、上海轮渡等部门从昨晚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发出运营调整公告;上海市气象部门也提醒市民群众,注意大风对核酸亭、广告牌、建筑工地、设施农业等的影响。

每一次台风来袭,都是对城市管理水平的综合性大考。在“小概率”背后,往往需要我们有“大概率”的思维:即便出现险情的概率只有0.1%,也需要做好100%的准备。“烟花”“安比”“温比亚”……近年来多个台风直接影响上海,这座城市都经受住了考验,让我们明白:真正的“魔都结界”,靠的不是令台风改变路径的“玄学”,靠的是各行各业守土有责、众志成城,靠的是城市管理者即便兴师动众、即便十防九空,也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的理念。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有“大概率”的思维。2018年夏天,上海曾创纪录地连续遭遇三个台风登陆,但每一次都安然度过,除了防汛部门的努力之外,交警、环卫、社区工作者等等,也都各司其职,精准、细致、高效地排查隐患、填补漏洞,广大市民更是积极配合,一个个防灾环节紧密连接,构建起城市安全网络。但数次安全度过台风天,不是我们轻视下一个台风的理由。城市需要有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每一次应对,我们都要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经历了今年夏天的持续高温,人们对极端天气有了新的认识。要打赢与“轩岚诺”的这场“硬仗”,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完备的防控体系和链条。就像上海地铁,提前整治沿线户外广告牌、排查商业设施风险隐患,加强抢修力量与抢修物资共享,做好应急物资与抢险队伍储备等,全力以赴,只为确保轨交运营安全有序。

应对台风“轩岚诺”,我们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有丝毫放松。防范城市安全风险,很多时候也像做一道数学题,有了“大概率思维”,应对各种风险自然就会有底气。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