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后座乘客不系安全带也要罚 投运在即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下周开幕 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全国第一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9-07

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全国第一

加速建设“24小时活力城市”,发布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指引

华灯初上,晚风拂面,行走在魔都的人们,便一步迈入了“夜上海”,领略这座城市的独一无二。如何做大做强上海夜经济,加速建设“24小时活力城市”新场景?昨天下午,在首届“全球24小时活力城市论坛”上,上海发布了全国首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指引,并启动了上海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理事会的筹备和成员招募工作,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的夜间经济治理体系。

盘“家底” 夜间出行者规模约为338万人

生活在“夜上海”的每一个人,都是夜间经济的体验者、贡献者和推动者,而这座城市也在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夜动力”。

昨天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综合了2021年的电影、酒吧、livehouse等业态以及人流、配套共六大维度数据对中国城市进行排名。上海在夜间灯光、公交、展演空间等领域的活跃度排在全国首位,夜间出行方面重庆排在第一位,夜场电影深圳排在第一位。得益于在各个维度表现突出,申城的夜间经济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深圳、北京、成都紧随其后。

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夜间出行人群的规模约为338万人,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从一天中的分时客流来看,上海头部商圈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6点间的客流量,能够占到全天的四成左右。

与此同时,全市范围内的主要商业网点、休闲运动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正叠加形成一大片复合型的“夜态”集聚区,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夜生活的多元需求,也成为拉动城市夜经济的引领力量。这种功能复合的趋势未来将进一步扩散,并成为“24小时城市”活跃空间的主要形式。

上海拥有发展夜间经济的优质土壤,盘点夜经济的“家底”显示,目前上海共有近600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1.3万余家营业至0点后的夜宵餐厅、506个运营至22点后的地铁站点。上海已经推出100余位夜生活首席执行官,打造了外滩枫径、安义夜巷、凯田集荟等3条分时段步行街,发布了15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30个水岸夜生活好去处,并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上海夜生活节”这一标杆活动IP。

布新局 打造“1+15+X”空间布局体系

昨天发布的《上海市夜间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行动指引(2022—2025)》提出了上海夜间经济发展的“1+15+X”空间布局体系。

“1”指以一江一河交汇口为核心,沿黄浦江、苏州河岸线展开的1条滨水夜间经济活力带;“15”是全市范围内夜间活动最活跃、夜间项目最密集、最能引领潮流的15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X”指将在各区培育一批多样化形态的夜间经济特色示范项目。此外,上海也将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的夜间经济治理体系。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申城未来将完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体系,聚焦“一江一河”,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等七大领域,丰富夜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将持续打造一批城市夜间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并继续培育一批公益项目,致力为城市夜间经济保驾护航、默默付出的都市夜归人们,围绕“24小时活力城市”的愿景,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球约有60个城市设立了夜间生活办公室。为了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夜间经济协同治理,上海也启动筹备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理事会,并公开招募成员单位。记者了解到,上海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理事会在成立后将具备独立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致力于促进上海夜间经济的资源整合与跨行业交流合作,研究推动促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第一财经、久事旅游、全家便利店、豫园股份、瑞安新天地、UCCA、上海市酒吧行业协会共8家发起单位代表参与启动仪式。

借“外脑” 为“夜上海”发展拓展视野

在此次论坛上,来自纽约的夜生活办公室执行主任阿里尔·帕利茨(Ariel Palitz)与阿姆斯特丹首任“夜间市长”米瑞克·米兰(Mirik Milan)两位海外嘉宾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分享了各自所在城市的夜经济现状与相关治理方案。

“纽约市的夜生活产业每年为城市带来了351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支撑30万个工作岗位,贡献7亿美元的税收。”阿里尔·帕利茨以一串翔实的数据证明,夜生活不仅仅是文化符号,更是经济引擎。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大城市中,商业、居民和社交活动彼此交融,各方如何和谐共存?”她分享了一些重要经验,例如配备创新性的冲突调解中心和一个免费的专业调解团队,帮助商户和居民调解邻里纠纷。

阿姆斯特丹首任“夜间市长”米瑞克·米兰则表示,阿姆斯特丹为一批场馆发放“24小时营业证”,让它们自主决定营业时间。“这些场馆大都不在市中心,而是更多地位于城市的郊区,它们极大地促进了老旧工业区的活化利用与更新。同时,这一举措也促进新企业进驻,推动了郊区的发展。”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