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可胜
白露,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露,《说文解字》解释为“润泽也”。《说文解字注》说:“露者,阴之液也。”古人认为,四季阴阳轮回,从夏至开始,阳气开始减弱,到了白露节气,草木上已经有“露”水,原本潜藏的阴气也已经“露”了出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因此,白露节气的“白”,不仅仅是颜色的白,还暗含四季的秋、四方中的西方、五行中的金。大家都知道“白露”这个名字很美,很有诗意,但不一定知道,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还有这么多的含义。“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人取名是高度慎重的,何况是给永恒的时间命名。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白露节气,三候都是鸟,有特指,也有群像。第一候,“鸿雁来”。鸿雁都是雁,但鸿大雁小,细分还是有不同的。雁是候鸟,在北方生儿育女,那是他们的故乡。它们到南方过冬,叫“来”。大雁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元好问曾为殉情的大雁写下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词句,感动了无数有情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古诗词中的贵族。第二候,“元鸟归”,元鸟就是燕子。燕子也是候鸟,它们在南方生儿育女,回到南方叫“归”,一直待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是诗词中的小家碧玉。第三候,“群鸟养羞。”羞,通“馐”,食物的意思。“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写吃吃喝喝的诗,都如此有气势,让人佩服。“民以食为天”,动物何尝不是如此?到了白露节气,鸟也要储存过冬的食物了,这就是“养羞”。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中每一个“立”都是转折点。立秋之后,到了白露这个节气,繁花似锦的春天、烈火烹油的夏天,就开始让位于秋天的萧瑟和冬天的寒冷。写白露的诗,都透着一股凉意。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写白露最动人的诗篇,动人之处是把白露的凉意与故乡的暖意写到了一起。月亮其实哪里都是一样明的,只要没有空气污染,但每一个人都觉得是自己故乡的月亮更明亮、更好看,这显然是感情的因素在起作用。
白露、秋分前后,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就是中秋节。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过年是最大的节日,由腊八、小年、除夕、春节、人日、元宵等组成。除了过年之外,中秋大概是最重要的节日了。西方人不怎么待见月亮,中国人却对天上那轮明月充满了感情,赋予了最美好的想象和寄托,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构成了中国文学最璀璨、最感人的篇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赋予了中秋无限的诗意。还有月饼,童年时最爱那份甜、那份油、那份香。写到此时,承蒙友人送来杏花楼的开炉月饼,大家分而食之。在疫情之后,有了一种非同平常的寓意。
黄河、长江流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有露。“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是春天的露;“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夏天的露;“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秋天的露……所有的露,都是那么的脆弱和短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倏忽之间,一年已经过了大半。岁月如此不能挽留,能挽留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