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江河滔滔不语,画笔记录巨变
第12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2-09-19

江河滔滔不语,画笔记录巨变

《跨越天际——写陆家嘴30年之变迁》李向阳

《蝴蝶湾》张弛

《苏州河上文化新地标》乐震文

《华东政法大学》张弛

《窗下2001》乐震文

◆徐佳和

一江一河治理的丰硕成果、苏河八景的创新铺陈……人民城市的点滴都由人民的劳动所积累塑造。从苏州河到黄浦江再到太平洋,“水体”在不断生长、流淌与重组中,架构城市历史的厚度、开放的胸襟,在不舍昼夜的奔流中,也通向城市的未来。

上海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流淌千年、穿城而过的黄浦江、苏州河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2017年末,黄浦江滨江贯通是一个开始,此后滨江区域不断变化、提升、延伸;2020年末,上海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基本实现贯通,“一江一河”构成的滨江滨水区域已经成为上海绝对意义上的话题、发展中心。作为上海发展的空间轴线,所有在这条轴线上的区域都牵动着上海的未来。

若把焦点关注到个体,“一江一河”在每个上海人的心中,都是各自奔腾不止的回忆。画家的回忆总是在画面上不断浮现,与现实交织成当下的图景色彩。

河边的巨变

乐震文、张弛这对艺术伉俪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上海风貌的优秀作品,如一首首吟咏水岸的抒情诗。

“上初三时,我到国棉廿一厂布置油画,途经苏州河,那时的苏州河又臭又黑。我想,这怎么能住人呢?”张弛回忆起画《苏州河新八景》的缘起,“没想到,2007年时自己却住到了苏州河边。因为这时的苏州河已经大变样了,河水已经不臭了,景色也很好看了,但还残留了一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近年来,一江一河工程的治理,两岸的步道全打通了。鱼儿在水中游,鸟儿在天上飞,苏州河边的景色日新月异,漫步在苏州河畔令人心旷神怡,一派祥和气氛。”

2021年,为迎接进博会召开,张弛特意为光影秀画了《苏州河新八景》,但因时间紧迫,总觉得没画好。所以,她重新寻访了“苏河八景”,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环境,被苏州河精美的步道深深震撼,太美了,是那么精致,人性化!她为苏州河边有那么多公园、绿地而深深地感到幸福;梦清园犹如一片热带雨林,蜿蜒的步道曲径通幽;九子公园、蝴蝶湾各有特色;华东政法大学一部分校园的开放,也为上海市民提供了一个鉴赏参观的老建筑群公共空间。

即使是极简极平常的景色,融入气候,融入人情,定会意趣无尽。张弛的《苏州河新八景》,墨色与色彩交替,浓淡、疏密,层层叠加,却别有一种透明感,相互映射。

乐震文创作了《苏州河上文化新地标——八号桥艺术空间》,他回忆幼时在苏州河边生活了二十多年,从西藏路桥到浙江路桥,从小学到中学,那时为了养小鱼,同伙伴们一起清晨至南昌路桥一带抓鱼虫的情景。“河两岸早晚热闹,来往船只为上海市民生活供给着资源,而今这条河更承担起了文化重任,为上海人传递着前沿之文化,故感怀写生。”在乐震文看来,景的精髓不是通过画面,而是通过赋予画面的灵魂传递出来的,首先打动的是自己。透过外在的形态,从精神和内在本质上把握描绘一楼、一水、一景。

苏州河道,往日的累累污垢不再,碧绿清新的水面映照着两岸的灯火,挟带着沿岸居民与游人的欢声笑语,不疾不徐,流向一个个明天。

江边的奇迹

相对于乐震文、张弛夫妇作品的“实”,李向阳的作品是“幻”。“陆家嘴是个奇迹,既然是奇迹,那就有奇妙和奇幻之处。大家都称上海为‘魔都’,那我能不能把它画得魔幻一点?”李向阳的作品《跨越天际》有两米乘以三米的大尺幅,绘画语言总体而言是写实的,他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形式探索但走得不算远,最终他还是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诚恳地面对画布,用自己熟稔的笔触、色彩和塑造方法表现那些真正令自己心动的对象——无论是高楼、灯火,还是疏星淡月,流云轻轻。具体的物象不见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南浦大桥等等,似乎都消失在了由各种水平的线条和色块构成的氤氲的画面中,建筑、大桥、水面、天空大致的远近关系还顽强地存在着。绘画毕竟不是照片图像,李向阳说,你看,南浦大桥的桥柱桥塔实际上距离更远。再往画面的右侧看去,有一个小小的不易察觉的细节——十年前,李向阳亲手参与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改造,任凭哪一张俯瞰浦江两岸的真实照片都难以分辨出灰色的方盒子建筑,而李向阳偏偏就在那个位置加了一笔大烟囱,一个标志性的温度计。那是隐隐的,又是重重的一笔,“十年里,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美术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实,家住浦西常熟路淮海中路路口的李向阳对于浦东是有陌生感的,“小时候,去趟外滩不容易,跳上26路或49路公共汽车,要坐很久很久。就记得小学六年级时相约和小伙伴去上海海运学院,坐上了摆渡轮,到对岸后,就沿着浦东大道一直走一直走,好像走不到尽头一般。”

但是在这幅《跨越天际》中,李向阳却选择了一个从浦东的高处向浦西俯瞰的视角。“陆家嘴是个时代奇迹,它的天际线,代表着上海的高度,这是物理高度,也是中国各行各业的高度。”李向阳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一个多月的创作时间里,李向阳画画停停,停停想想,他把丙烯颜料调得薄薄的,画面就兼具了流动性与舒展性,江水里流淌着的是放松的写意和淡淡的诗意,滤去了艳色,灯火变得澄澈,却让人刹那感受到城市的流光溢彩,璀璨绚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刻,一弯明月也不孤,尚有点点朗星作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