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龙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老领导不可能做光棍司令,身边一定要有老法师。
在上海,只要说到老法师,是只需意会而不必言传的。
对于老领导来说,老法师代表了独到的绝技,代表了毒辣的眼光,代表了十万火急时的舍我其谁,代表了山重水复时的推心置腹,代表了谋篇布局时的羽扇纶巾,代表了踌躇满志时的一介凉亭,代表了疾风暗涌时的一座石桥。
有位已故陆老先生,圣约翰大学毕业,父亲开了珠宝店,他也就成了珠宝鉴定专家。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陆老先生在公司做了和珠宝无关的工作。直至改革开放后,珠宝重回上海,却是少了珠宝鉴定师。公司领导想起了退休多年的陆老先生:他是老法师!
陆老先生重出江湖,有时去公司做珠宝鉴定,更多时候是在家里为青年开课。怎么鉴定猫眼、蓝宝石、红宝石,印度的还是斯里兰卡的……老先生容光焕发,精神十足,这是他后半生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时光。
老法师的最高荣誉,还不是在小环境里被认同,而是被社会承认,被社会上完全不相识的人群尊称为“老法师”,这才是社会意义的老法师。
上海的大医院,老法师云集,而且还多有病患给他们起绰号。有位绰号“一摸准”乳腺专家,据说她的手感比B超和钼靶都准,她对病人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不开B超钼靶检验单;若有病人想做个检验双保险,“一摸准”马上板面孔:去找别的医生开吧。作为医生,其态度很难被患者接受,但是能够抢到她的专家门诊号,都觉得是幸运。“一摸准”是这位老法师的具象化称谓。
不要看老法师狠三狠四,入行之时,也是小年青。
随着开埠以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上海有了越来越多的工厂、商店、医院、学校。经验、条理、责任、道德、秩序、眼光……不管是大老板还是小业主,会将最有本事的人、当然也是不奸不刁的人汇聚起来,渐渐地,这些人功成名就,就被叫作老法师。直至21世纪的上海,仍旧如此。医院的专家门诊,学校的特级教师,企业的工匠,还有所有的专业技术职称……都可以归属于“老法师”基本序列。
老法师靠本事吃饭,他们通常不是上司的心腹,和上司走得不近,但是他的上司老领导,知道他脾气,更知道他的价值。遇到突发事情,七嘴八舌一筹莫展之时,老领导关照手下人,去把老法师叫来!
老法师有名字的,但是平日里大家就叫他们老法师。古典版老法师的基本形象是,一支香烟、一只大号茶瓶,一瓶茶里大半瓶茶叶。老法师一坐下,老领导亲自给他续茶水,请老法师发声音。偶有人不知深浅,质疑老法师,老法师眼皮也不抬:那就听你的;茶瓶一拎,拍拍屁股走人。害得老领导追身出去,把老法师请回来。后来的结果证明,老法师的骄傲是有资本的。
有个老法师自创一句口头禅名言:常识问题不讨论。他解释说,一加一等于几,侬不晓得,我告诉侬;假使侬讲也可以等于三,那侬就去等于三,等于十三我也没意见。
只有老领导吃得消老法师的脾气,也只有老领导请得动老法师。老领导对老法师的器重,常常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现实版,老法师对老领导则是士为知己者死。倒过来,非知己,士不足为其死也。
不管是儒雅微笑,还是瞪眼冷笑,老法师都会在老领导那里获得尊重,获得成就感。
老法师有机会参与了自己领域的谋篇布局。如同对待一个复杂手术的病患,一项方案要出台时,看似万全,一旦实施,或许纰漏就跟着来了。需要细化,需要万无一失。谁有本事担当?做预案时,常常就是因为有老法师踩了一脚刹车,掰了一把方向盘,避免了一场事故。
老马识途,就是这个意思。
老领导则是深谙“老马识途”之道的人。
老领导和老法师是上下级关系,也可以说是拍档关系。有些老法师后来就做了领导,而老法师的老领导,当年也就是老法师。
可以这么说,老法师,是上海制造得以传承的一个链环。老法师链环的一头链接着老领导,另一头是谁?
下一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