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硬籽石榴 草原牧歌 都市秋声赋 译名刍议 李辉英与我父亲的交谊 还是要见面
第15版:夜光杯 2022-09-20

李辉英与我父亲的交谊

周允中

1934年,我做律师的祖父,因为生意上的原因,迁居到法租界的长乐路大德村营业。年底,有一位青年来拜访我父亲周楞伽,经自我介绍,原来是东北作家李辉英,他是从《新中华》杂志编辑钱歌川处,打听到我父亲住处的。

李辉英(1911-1991)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大金家屯,16岁只身来沪,后进入中国公学中文系学习,与何家槐等人是同学。处女作《最后一课》发表在丁玲主编的《北斗》上。他的长篇小说《万宝山》受到了周扬和茅盾的盛赞,被列为《抗战创作丛书》之一。他和鲁迅有过交往,后来参加了左联。

来找父亲时,李辉英就住在九星大戏院隔壁切面店的前楼。从此两人经常来往。李的家中只有一妻一子,完全依靠写作维持,生活十分贫困。两人结友后逛书店,访文友,曾去过王任叔和穆木天的家里,吃过便饭。还在河南路喝冷饮时,遇见崔万秋,经过李的介绍,崔邀请我父亲以后能替他主编的《大晚报》副刊《火炬》写稿。

不久,我父亲在光华书店遇见了过去租住在我家江阴路的房客姜克尼,他是著名的电影演员,还是市党部的整理委员。听说我父亲在写新文艺作品,就邀请我父亲帮助他一起编辑《文艺电影》杂志。父亲表示,虽然写过一些影评文章,但与电影界不熟悉,婉言拒绝。事后与李辉英商量,李劝他接受下来,因为姜答应使用稿件有绝对自由,他可以向左翼作家拉稿,把刊物变成带有保护颜色的进步刊物。刊物发表过李辉英的散文《龙潭山》,文章描绘了家乡绚丽的景色和无穷的思念,从侧面抨击了日寇侵略东北。第三、第四期刚出版,因为亏本,杂志突然停了。父亲十分生气,因为李辉英拉来了徐懋庸和沙汀的文章,还发布了广告,却如此草率结束了。

1935年是杂志年,李辉英编辑的《创作》,是一份很有分量的大型刊物,几乎每期都会刊登我父亲的一篇小说。但有一次,在熏风出版社,当着老板汪淼的面,李竟然退稿,引起我父亲大怒,李显得十分无奈和窘困,还是庄启东从旁劝说,指出作家不是每件作品都是上乘的,需要不断深入和提高才是。

随着营业的发展,祖父将律师事务所,搬迁到了南京路三阳南货店的隔壁,大沪银行的楼上,由于相距较远,李和我父亲来往就少了。

这一年的秋天,因为《新生周刊》发表了易水的文章《闲话皇帝》,日本认为是在侮辱天皇,对国民党当局大肆兴师问罪,政府加紧了对文艺作品的审查和封锁,李的小说集《山河集》和散文《岁月集》都在答应出版的基础上,遭到了退稿,原因是内容涉及到了东北的题材。

1935年初,我父亲决心写作30万字的长篇小说《炼狱》,内容以“一·二八”事变为基础,反映当时青年的不同走向。李多次劝说我父亲停止写作,说决无可能出版,而且会遭来当局的迫害。但我父亲已经欲罢不能,到年底终于竣工,并自费出版,结果销路颇佳,初版一千册销售一空。北新书店老板李小峰来电话催我父亲赶快添货,书到立即付款。正要去送书,李辉英来访,就向我父亲要一本。父亲道歉说家里已没有存货了,书店又催得紧,只好下次再版送他。李没有吱声,抱着书一起送到了四马路。此后,就绝不再来往。父亲一直以为他产生了不满,内心愧疚不已。其实,李是去了北平,受聘编辑《北平新报》副刊,并且担任了北方左联的领导人之一。

1950年李辉英定居香港,1984年来北京出席第四次文代会,我父亲托人写信给他,希望他来上海的时候,相聚聊一聊,到底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可惜这一夙愿没有成功,成了我父亲终身的遗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