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救(小篆)
图二 求(甲文)
图三 焚(甲文)
图四 拯(甲文)
图五 溺(简帛)
图六 尿(甲文)
徐梦嘉 文/图
救焚拯溺,成语字面意思是救人于水火之中。拙文解析此四字。
救(图一,小篆)。《说文·攴部》:“救,止也。从攴,求声。”一直以来“救”如《说文》所云是形声字,其实求不唯声。救是攴与求搭配,攴是手(又)执杖鞭(卜)击打形,和同样是手(扌)卜的构成“扑”共义理,故旧时攴、扑两字通。救之“求”甲文(图二)构形是在衣字外加竖立的毛,是兽毛朝外的一袭皮袄,求是裘的初文。小篆救之“求”是倒写的“毛”变体,借代毛皮衣。笔者稔究解读,先人造“救”赋予的两个本义。1.手执杖鞭的攴,略去杖鞭,取手持义,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手持毛皮衣给挨冻者,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2.取攴全义,借兽皮衣为兽,持械与兽搏斗,阻止兽的攻击,解救处于危急中人。《说文》析救为“止也”即阻止意。
含救字的成语都有救助或解救义,如:救困扶危、救苦救难、救世济民、救死扶伤、救亡图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
焚,甲文构成有基本两款,1.上是林,下的火作团火形。2.上是艸,下为团火。二形展现林木或野草在燃烧。但“焚”的火,并非烧不尽的野火,是农耕社会先人垦荒畬田,在火烧山林或野草。有款甲文(图三)构形是单手或双手举火把在烧林木,灰屑火星飞舞,清楚描绘并佐证了这一境况。还有一款甲文,没有举火把的手,火下加了止(趾,即脚),造字颇有浪漫色彩,此脚可以是人之脚,展现了先人们举着火把漫山遍野跑动。更应该是火之“脚”,倘若到了晚上,看不见人的手脚,火团仿佛长了脚在移动。想象一下,许许多多移动的火团在林间时隐时现,在荒野起伏穿梭,多么遥远壮观生机勃勃的“焚”之景呵。
拯,初文是丞,甲骨文(图四)由廾(两手)、卩(跪坐的人)、凵(大坑形,坎的初文)三部分构成。字义表示有人掉落大坑(或陷阱),上有人伸出双手在帮助拉起。如果掉落大坑此人无人帮助拉起,便出不来了,丞的动作就是拯救。丞本义的“帮助、辅助”意思。后丞借给“丞相”用,丞相就是辅助帝王的最高行政长官。于是拯救义的丞就再加手部成拯。
溺,本字是亻(人)水组合“亻水”(氼),即人沉没于水中。《说文》:“‘亻水’,没也。从人,从水。”构字简单明了,氼更形象。也有观点认为尿是溺的初文,但“亻水”是溺的初文同样有明确佐证,战国简帛的溺(“亻水”图五)。水字躺平了,人在水面上载浮载沉,又挥动醒目的一手在求救。甲文尿(图六,尸的甲文为侧身之人)便是活脱脱的人遗溺形。笔者识定,由于东周后甲文传承的中断,到秦小篆时,人淹“大水”之字没有正统传承,而人与“小水”的尿转形作“溺”(弱和甲文两个尿形近),于是溺行而“亻水”废。故溺有溺水义,引申沉溺、蛊溺、沉湎,即陷入不良境况不能自拔。溺又有人在溺尿字义。
至于“救焚拯溺”,也在历史朝代更替、语言文字使用中诞生与发生变化。最早有此成语意思的句子出自战国《孟子·梁惠王》:“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后简省作“救火拯溺”,汉代《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由于焚比火有内涵。隋代后始作“救焚拯溺”,《隋书·柳机传》:“盖救焚拯溺,无暇从容,非朝野之愿,以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