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振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我忆起30年前的1992年,时逢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日本羽毛制品协同组合(简称日羽协)应我公司邀请来中国访问的一段往事。
那是日羽协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组团访华,访华团成员都是日本各大知名羽绒制品厂商的社长。因为我时任公司驻日代表,受日羽协理事长也是此次访华团团长筑岛先生的委托,由我担任访华团秘书兼翻译,负责安排访华的具体行程。行程表中,除了北京、上海、杭州这些大城市外,在我的极力推荐下,特别加上了一个地方——无锡,因为无锡是中国羽绒主产地之一,而访华团的成员此前都从未去过那里。
在完成对中国几大城市的访问后,一行数十人浩浩荡荡从上海乘火车过苏州,前往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无锡。访华团包下了一节软座车厢,就在这段不算长的旅途上,一个普通的中国列车员给这些日本商界精英上了生动一课,令我记忆深刻。这个列车员多次进入车厢,操着简单的英语热情地推销字画和苏绣之类的各色工艺品。首先,他拿来几件标价上千元的商品,无人问津。第二次,他拿来了标价八九百元的商品,开始有人动心并掏钱购买,接着他又依次分别拿来六七百、四五百元以及更低价的商品,因为一次比一次便宜,买的人不断增多,几乎每次都能销售一空。日本人望着自己越来越鼓的行囊,终于回过味来,由衷地叹服道:“这人太会做生意了,他开始拿来的上千元高价货只是给我们作参照物,为后来的推销做铺垫。他按照从高到低的售价推销,能不断激发客人的购买欲,如果先从低价开始推销,效果肯定适得其反,今天我们遇到高手了!”
抵达无锡时天色已晚,尽管大家面露倦色,但还是打起精神参加了当地政府举办的欢迎晚宴。在大家品尝了无锡美食之后,我站起来说:“诸位一路辛苦了,为了给晚宴助兴,我斗胆献歌一曲。”话音一落,掌声四起,于是我仗着三分酒兴一展歌喉,演唱的是我拿手的一首日本歌曲《无锡旅情》。这首歌由日本词曲作家中山大三郎创作于1986年,并由著名歌手尾行大作在有着“日本春晚”之称的红白歌会上演唱,歌声悠婉动听,以传统的日本演歌曲调表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异国风情,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名曲之一。无锡之夜,演唱此歌,应时应景。果然,我的歌声一起,众人才恍然惊觉,失声道:“哎呀,我们来到了《无锡旅情》中的无锡啊!”熟悉的旋律立马感染了在座的日本客人,引发强烈共鸣,他们纷纷鼓掌叫好,开始时有几人轻声唱和,唱着唱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很快歌声大作,我的独唱演变成了集体大合唱,把晚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歌声中,大家旅途的疲惫也一扫而光。
第二天,在去往产地参观的大巴车上,我拿出事先在日本买好的《无锡旅情》卡式录音磁带,放在车载音响上播放,日本客人一边望着车窗外美丽的无锡风光,一边跟着录音带哼唱。就这样,一路上伴随着《无锡旅情》的悠扬歌声,他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羽绒产地、加工厂,游览了旖旎太湖、鼋头渚,亲临其境体验了一把歌词中描绘的异国风情:“从上海过苏州,坐上火车驶向太湖畔水乡无锡。小船摇曳走运河,古老帆船在疾行,远处的小岛,美丽的三山,鹿顶山上望太湖……”
在圆满结束访华行程返回日本时,日本客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次访华非常成功,收获颇丰,特别是无锡之旅给他们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我的牵线搭桥下,通过实地考察,有几家日本羽绒厂商和无锡当地的羽绒加工厂建立了联系,后续发展成为长期贸易合作伙伴。这是一阕《无锡旅情》乐章中日合唱的现实版结下的硕果,这趟无锡之旅可谓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