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把“流量密码”转化为“致富密码” 不忘初心,建设卓越城区人民之城
第3版:要闻 2022-09-27

不忘初心,建设卓越城区人民之城

——专访静安区委书记于勇

静安区委书记于勇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俯瞰静安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在很多人眼中,时尚高端是静安区的标签。这里万商云集,吸引一大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总部机构,汇聚数千个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年税收过亿、过十亿、过百亿的顶级商务楼不断涌现……但“国际静安”并不高冷。流淌在血脉里的红色,让她从未忘却初心。全市率先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第一个探索老式居民楼加装电梯、建立全市首个家庭养老床位……民生冷暖,她始终牵记在心。

一座城市的品质与温度如何相得益彰?未来发展又有哪些亮点?来听听静安区委书记于勇眼中的卓越城区、人民之城。

新格局开启新篇章

“静安区这些年的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于勇说,2015年,静安、闸北平稳有序完成“撤二建一”,确立并实施了“一轴三带”发展战略,聚焦四个核心功能区,带动了全区整体提升、全面发展。

其中,南京西路功能区作为顶级商务商业集聚区,近年来集聚了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总部机构,汇聚2000多个国内外知名商业品牌,正着力打造成“品味上海的‘活力街区’,体验中国的‘上海窗口’,汇聚全球的‘中国地标’”。苏河湾功能区功能形象不断升级,世界级滨水商务活动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大宁功能区依托灵石中国电竞中心、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等,加快发展电竞动漫、影视传媒等产业,创新创意集聚功能凸显。市北功能区近年来全力打造数据智能产业集群,集聚核心大数据企业近300家,总量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

新静安、新格局,掀开了城区发展的新篇章。据于勇介绍,去年静安区税收亿元楼总数达80幢,其中月亿楼超过10幢,恒隆广场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首幢“百亿楼”。

谈及未来发展,于勇认为静安区将在服务辐射力、产业引领力和区域承载力上求突破。通过深入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以更大力度培育引进各类高能级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加快集聚国内外高端资源要素,持续扩大“聚静安、在上海、为全国、链世界”效应。同时,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做大做强商贸、金融、专业服务等三大产业,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打好“国际消费”这张王牌,加快打造南京西路“世界级地标商圈”,更好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中心城区最大的发展瓶颈在空间资源。于勇透露,静安区将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上下功夫,打造好张园等标志性项目,加快存量楼宇升级和低效用地转型,提升承载容量和经济密度,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走在前列。

谋发展更要惠民生

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财力有一份增长,民生也应多一份改善。

于勇认为,这些年静安在发展上走在前列,群众对美好生活也不断提出更高需求,需要持之以恒努力,更好地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建设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参与感、归属感、成就感、人人向往的美好城区。

静安曾是上海棚户简屋和老旧住宅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2020年4月,静安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同时,针对无卫生设施住房,静安一户一策推进“1平方米卫生间”改造,“十三五”内基本消灭了“手拎马桶”,解决“如厕难”。

“旧区改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于勇说,下一步,静安区将通过“征收”“留房留人”等多种方式推进零星地块改造,并针对缺乏独立厨卫设施的老公房继续加快成套改造步伐。

这些年,静安实现了老房加装电梯的“五个全市第一”:第一个成功加装电梯、第一个加梯全覆盖小区、第一个成规模批量化推进加梯小区、第一个将加梯工作纳入政府实事项目、第一个创新加梯提速审批模式。

“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我本人也牵头联系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同居民交流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随着成片旧改全面完成、‘手拎马桶’基本消灭,越来越多的旧楼业主对加装电梯翘首企盼,想装愿装的心情十分迫切。”于勇说,静安老龄化程度高,大量老年人居住在老旧楼房中,过去这项工作可能是质量民生,如今却已是基本民生,甚至是底线民生。

截至目前,静安区加装电梯累计签约1431台、开工1022台、完工420台,受益居民2.9万余户。未来,将按照“能装愿装尽快装”原则,优化审批流程、创新群众工作、健全运维机制,继续提速推进加梯工作。在此基础上,静安区还将滚动推进以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家园”建设,聚焦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综合整治、里弄全项目修缮等。

楼宇党建迭代升级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首部党章诞生。百年二大,百年党章,这是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是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静安区是党在上海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各方奋进力量?

于勇介绍,这些年,静安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与时俱进、接续创新,在探索超大城市的基层党建上不断走出新路。从最初“支部建在楼上”的楼宇党建“1.0版”,到“白领驿家”楼宇党建“2.0版”,再到2018年恒隆广场联合党委正式成立,实现了“党委建在楼上”的楼宇党建“3.0版”。

“静安有200多幢重点商务楼宇。可以说,楼宇经济让静安发展始终保持领先,楼宇党建与经济发展已经融合共生、同频共振。”于勇表示,面向未来,静安正在探索以楼宇自治、行业联治、街区共治为支撑的楼宇党建4.0版“治立方”多元善治体系,深入构建一体响应大平台,深度赋能融合发展全链条,深化打造美好生活共同体,努力将静安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地区。

本报记者杜旻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